于家堡枢纽工程水电接通 正式进入“联调联试”
天津北方网讯: 近日,记者从滨海建投集团获悉,于家堡枢纽工程关键控制节点——35千伏端变压器正式受电成功,同时,枢纽外部配套自来水两处接通。目前,该工程3万多台设备正在进行联调联试,工程竣工进入了冲刺阶段。
联调联试综合监控中心 工人进行“联调联试”电力方面检查水电接通 向竣工迈进一大步
于家堡交通枢纽是我国北方首座、全国第二座全地下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筑规模庞大,功能高度集成。除京津高铁外,还有滨海新区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B1、Z4线,连接滨海新区和市区的快线Z1线三条轨道线汇聚于此,未来将实现高铁、地铁、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
“自2009年7月开工以来,从高风险的地下31米深大基坑开挖、土建施工,到十几家单位现场穿插作业安装机电与装修装饰,再到最近水电配套接入,项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滨海建投集团轨道公司高级工程师马辰翔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如今,随着水电的接通,3万多台设备正进行联调联试,如果一切顺利,交通枢纽将于8月份投入运营。”
“于家堡外部电源设计为三路供电,本次受电是从吉林路220千伏变电站出线的两路电源,途经大连道、中央大道、新港二号路。”马辰翔介绍,“同时,于家堡枢纽站及控制中心的三处给水中的两处顺利通水,标志着于家堡枢纽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给水系统全面进入调试阶段。”
于家堡车站“亮起来” 贝壳内出站层白天完全靠自然光照明 乘客从这里出站,既享受日光又不会闷热调试顺利 通车后提速滨海发展
6月9日,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在于家堡枢纽工程地下一层的综合监控中心看到,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站内设备进行联调联试,照明、送电、通风等各项设施系统运转顺利。“联调联试分为两步,第一步为设备单体运转调试,第二步为设备之间联调联试。”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王金磊表示。
目前,国内其他车站,大多采用多个控制间控制各项设备运转。与其他车站不同,于家堡枢纽工程在综合监控中心就可以掌控各项设备的运转,并可以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及时处理。这套集中防控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现场,北方网新媒体记者看到车站地下一、二层照明已经开启,整个于家堡车站内的装修已经完成。而地面的出站台,则被包裹于贝壳状的钢结构外壳内。“地面站台白天不需要照明设施,钢结构镀膜建造工艺可以让外部光源很好地照射进来,却不会感到灼热,兼顾了采光和环保功能,与水立方的设计方式类似。”王金磊介绍。
此次联调联试顺利进行,也意味着于家堡车站不久将正式投入运营。“北京始发列车13对,天津站始发列车22对,每天是35对车。北京南站到于家堡只需要45分钟,密切了北京与滨海的联系。”滨海建投集团轨道公司董事长郑力介绍,“随着于家堡车站拖入运营,滨海新区将通过交通的助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张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