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步器要区分运动步数和生活步数
市民郭先生: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身边有病友向我推荐使用计步器,说每天显示走一万步以上就会对身体有益,这真的管用吗?
“有事您言语”专栏记者:本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专家邸阜生介绍,健步走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一项运动,但这项运动需要规律化,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不少人时时刻刻戴着计步器,计算每天走了多少步,但这些统计出来的大多只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下的行走步数,这样的行走不规律且缺乏强度,对糖尿病患者的参考意义并不大。
健步走其实就是一种“规范化的散步”,讲究姿势和速度。姿势上要求昂首挺胸,行走的速度和运动量一般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每走一步,可以牵动全身大部分的肌肉,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调整新陈代谢,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肥胖等都有帮助。此外,健步走还可以增加骨质密度、强筋健骨、减轻精神压力、调节心理状态。
相关学会组织提倡糖尿病患者每天步行6000步,时间约1小时,做家务等体力活动可以减少一些运动量。而作为专门的锻炼,每次时间持续在30分钟以上效果最好。6000步是一个起步,之后可以逐步提高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倡的每天一万步。不过最重要还是把握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心肺能力、腿脚活动性量力而行。
有的市民从早到晚佩戴计步器,这样计步器就会把一天中所有的步数都记录下来,包括运动步数和生活步数。而一天中的生活步数虽多,对健康却没有明显益处。有些行业的工作者,工作时可能需要走来走去,但这些行走大多强度很低,加之不正确的站姿或走路姿势,在促进健康方面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步行速度太慢,计步器所记录的步数也会出现误差。因此,计步器并不适于记录行走缓慢者或步态失调的老年人的行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