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舵正风满立潮头 行稳致远展宏图

12.10.2017  07:53

   武清区:京津卫星城 美丽新武清

   武清区区委书记:加快建设京津卫星城美丽新武清

   武清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奋力开创武清发展新局面

   砥砺奋进的五年之武清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孕育了武清这片发展的热土

   天津北方网讯: 五载春秋,五易寒暑。短短五年,日月如梭,白驹过隙,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却是武清区发展进程中溢彩生辉、闪光动人的五年。

  五年来,武清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要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在加快建设京津双城协同发展枢纽节点、高端制造研发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1.65亿元,是2012年的2.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1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1281.44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1元,是2012年的1.5倍。

   一、融入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好“通武廊”地区“小京津冀”的独特作用,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才等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

  武清区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协同意识,主动服务其中,积极参与其中,努力在协同发展中“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武清区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窗口期,谋划规划取得实质成果。编制完成24项重点规划,京津产业新城纳入国家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平台,武清医疗健康微中心列入京津冀特色产业基地。

  “通武廊”协同协作已实现良好开局。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加快推进,与北京通州、河北廊坊签订涉及教育、文化、旅游、安全生产等近30项框架合作协议。区域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武清北部轨道交通纳入环北京城际廊坊至平谷段规划,京津城际武清站完成扩建工程,京津塘高速下朱庄出口、京津高速高村和大孟庄出口开通运营。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取得积极成果。国家大学创新园区、中国铁路总公司行业服务基地等6000余个首都项目签约落户。

   二、改革开放注入新活力

  武清区始终把项目作为扩大投资、拉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真开放、敢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新格局正在这里形成。

  五年来,全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现内资到位额1492亿元、外资到位额31.1亿美元,新增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0余个、行业龙头企业160余家。开发区、商务区和四个示范工业园区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实施47项重点改革任务,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商事制度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区属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近两倍。智慧武清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武清成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三、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

  武清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武清开发区、京滨工业园、京津科技谷、汽车产业园成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园。全区科技型企业发展至8900余家,其中规模过亿元企业390家,实施高校院所科研转化项目超百个。发展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20余家,入驻创业团队200余个。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18家,五年引进、培养各类人才7万余名,90余名“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武清扎根。

  武清区按照精一产、优二产、强三产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高端高质高新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产值过亿企业超过220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6%。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新增市场主体3万余家。服务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跃升,占三次产业比重五年增长10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产业关联项目超过600家,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年接待游客由200万人次增至1600万人次,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都市型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成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带和休闲农业项目,完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发展试点建设任务。

   四、城乡环境形成新优势

  武清区始终高度重视环境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美丽武清·一号工程”,持续开展“四清一绿”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治,下大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治理,集中实施“无煤区”建设,22万农户冬季取暖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全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6.4%,成功承办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武清区把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武清新城开发建设步伐加快,重点片区开发向纵深推进,杨村旧城改造基本完成,高标准建成文化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和体育中心等功能项目,城铁商圈、保利商圈、大光明商圈等综合商业中心初见雏形。示范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高质量建成一批还迁小区,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崔黄口镇、大王古庄镇跻身全国特色小镇创建试点。

   五、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

  武清区每年策划实施20项民心工程,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五年新增就业15.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大幅提高。教育现代化达标工程全面完成,杨村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英华国际学校、黑利伯瑞国际学校等民办教育形成品牌优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区医院、区中医院晋升三级医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实现规范管理,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圆满完成第十三届全运会赛事承办工作,连年承办天津国际马拉松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完成科技馆、美术馆、群艺馆改扩建提升工程,市民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公交都市”示范区加快建设,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安全武清、平安武清、法治武清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六连冠。

   六、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武清区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的要求,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广大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满意率逐年提高。

  推行“四考评一研判”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干部考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党建制度体系建设,出台加强农村党建“1+7”系列文件,推动农村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深入开展“三走进”活动,推动全区1.4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破解难题、改进作风。构建“一册一网一平台”党员量化记实管理体系,用痕迹化管理规范党员组织生活。

  武清区坚持改革开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统一,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强化党员政治素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坚持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合规合理合适配班子、用干部,打造出一支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干部队伍。完善机关、农村、国企、“两新”、城市等领域党建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厉查处一批违纪违法问题和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在全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弊绝的良好政治生态。

  挽住云河洗天青,物华更与岁华新。古老的运河孕育了武清美丽富饶的热土,勤劳的人民谱写了武清改革发展的新篇章。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武清区正在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逐步将“京津卫星城、美丽新武清”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津云”—北方网编辑侯静)

  
【第122届广交会专题】天津地毯企业发挥技术优势集群参展
  本届广交会,天津有9家地毯企业参展,这些企业都来自于天津市武清区地毯出口示范基地。天津市武清区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地毯之乡,地毯企业集中在崔黄口镇和大黄堡镇,有地毯专业村10余个。现有地毯企业500家,年产量1.商务之窗
天津代表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
  “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