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志愿者的一天
8月18日,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第七天,也是笔者作为志愿服务者第一天轮岗。同组队友还有本院的张姐、小徐和小田,服务对象是事故中1名遇难人员、3名失联人员的30余名亲属。
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
8:30,乘车从院里出发,前去替换另一组同事。路上,仍不时有救援车辆疾驰而过,公交站等车的人不象往常那样多,有的带着口罩。车内,少了平时班车上的那种热闹,大家似乎各自想着心事,氛围有些凝重。
8:50,到达临时安置地——距离泰达医院不远的一家莫泰酒店,30余名亲属分别被安置在三个楼层的十几个房间。我负责的是遇难者刘某的10名亲属。
刘某,生前是天津港内一个车队的货车司机,山东泰安人,1990年出生。家中独子,女儿仅一岁,父亲刘大哥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母亲吴大嫂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贫血症。家庭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刘某打工收入是全家主要经济来源。
走廊里,交班的老王大哥交待了几天来的有关情况和注意事项,随后帮感冒的家属去医院取药。
房间内,亲属们或坐或倚或站,桌上的烟灰缸将满。吴大嫂,面色憔悴,眼睛红肿,斜靠在床头,显然过去几天的煎熬与悲痛一直在折磨着她。刘大哥,一位朴实的山东汉子,坐在床边,弓着腰、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9:00,窗外传来隐隐的汽笛声,这是社会各界在悼念事故中牺牲的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和遇难人员。吴大嫂突然坐起来,沙哑着声音说“七天了,孩子,你到底在哪呢”。在场的人无不心痛、跟着掉泪。我强忍着一边递过面巾纸,一边劝慰“吴嫂,要想开些、多保重。现在有关方面正加快核实有关情况,我们有同事在联络处那边等通知,一有消息肯定第一时间安排见面,政府也会安排好善后。”
我不知道,对中年失独的刘大哥、吴大嫂,如此痛苦的煎熬还要持续多久,也许那是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但我希望各界的努力能让他们坚强起来。
两本特殊的日志
10:00,老王大哥将药品取回送到亲属手中。张姐带吴大嫂和刘大哥到医院采集供DNA检测用的血样。我来到13楼的志愿者值班室填写工作记录。
桌上放着两本“特殊”的日志:一本记录着遇难者和失联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来津亲属姓名、联系方式、每天的食宿、活动和情绪变化等情况;一本记载着志愿者的值班安排、协调组联系电话、当班情况、亲属诉求及注意事项等。两本日志从开展服务的第一天就有了。
“8月14日:9时30分,第一批12名法院志愿服务者集合前往泰达医院。9时50分到达,当时30多名家属正聚集在医院前广场,情绪激动,表示要一直在医院等消息。志愿者分成两个小组,及时进行了劝解疏导和安抚。12时50分,亲属被安置到莫泰酒店,联系午餐40份。……”
“8月15日:失联人员赵某某的父亲感冒,其他家属都有不同程度的上火症状,志愿者到泰达医院取药后送去房间……”
“8月16日: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外有众多受灾受损群众聚集请愿、表达诉求,服务的30余名家属无一前往……”
……
专家心理疏导
10:30,刘某的三叔告诉志愿者,想为哥嫂安排心理方面的咨询,“他们吃不下、睡不好,本来就都有病,怎么劝都不管用”。我们通过协调组,及时联系了来自北京的2名心理咨询专家,并安排下午进行心理疏导。
12:00,大家开始午餐。在大家的劝导下,吴大嫂勉强吃了几口。
14:00,心理咨询专家到达,我首先向专家简单介绍了遇难者刘某的家庭基本情况、家属的状态,特别是吴大嫂的情况。刘某的三叔讲,“我侄儿还很年轻,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人都蒙了。出事当天我们一早就从老家开车赶过来……我哥和嫂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事情对他们打击太大了。我嫂子本来是个很爽朗的人,开始知道人没了还哭两声,后来也不哭也很少说话。这几天连电视都不敢看一眼……要不是法院的同志,恐怕都要跳楼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沟通交流和疏导干预后,吴大嫂、刘大哥虽然看上去还是很疲惫,但是精神状态明显有好转。专家临走时交待了注意事项和工作建议。
我在日志上写道:8月18日,对遇难者父母心理咨询疏导,使家属对待亲人死亡增强理性预期,希望为他们面对事实、重塑生活信心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9:20,交待完家属,我临时回到值班室,与同组的张姐、小徐和小田吃晚饭。这是我们今天开展工作以来第一次集合。
通过他们,我了解了3名失联人员及其家属的有关情况,3名失联人员来自河北邢台的同一个村子,相互间还有亲戚关系,是一起来天津这边打工的。由于没有确切的消息,几天来,白天女家属结伴在附近的各个医院、男家属到市里的医院辗转寻找亲人,年长的老人则在酒店等消息。今天上午,有关亲属也采集了血样。
20:00,张姐给开学即将上高一的孩子打电话嘱咐“你自己好好做作业,别贪玩,早点睡,关好门窗,我和爸爸今天都不能回家了。”张姐的爱人按统一安排在一线对爆炸后散落在外围的危化物进行排查搜集,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
同组小徐的爱人一直在塘沽第五中心医院负责协助重伤员的安置工作,事故发生后两人没见过一次面,只是在晚间通过电话互相问候互相鼓励,四岁的孩子则由姥姥照看。
此次事故中,本院共有干警及亲属8人受伤,38名干警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部分私家车受损。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自救的同时,还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或要求回到本职岗位。
小贺和小屈同为“80后”,夫妻俩均为本院干警,因所住小区距事故现场不到一公里,所受影响最大,屈母被玻璃划伤,房子严重受损,私家车几近报废。事发后第5天,两人在安顿好老人和不满周岁的孩子,回到审判一线。
23:00,亲属逐渐开始休息。
此时此刻,各路救援力量仍在现场进行紧张有序的处置,众多医护人员仍在同死神进行不屈的搏斗,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24小时不间断进行,还有更多的人们坚守在工作岗位。
过去的几天,对很多人来讲,注定是很不平常也很不平凡。伤口的弥合也许需要很长时间,但信念、信心、希望和勇气,是支撑我们继续生活、战斗和前行的力量。
过去的一天,对很多人来讲注定是很不平凡的一天。灾难过后,伤口的弥合也许需要很长时间,但信心、希望和勇气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