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引进能源科技企业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出路”
在本市津南区双港高新科技产业园,一家专门研究农林废料收集和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企业刚刚完成了能源中心的建设规划。负责人许振宇向记者介绍说,他们能在农业主产区通过机械直接将秸秆“打包”压缩,“那边大部分是农村合作社,我们在那边也有农村合作社,我们叫后社,他们叫前社,我们形成‘联社’。种子化肥整地是前社的事儿,我们从粮食收集开始的。我们的收割机在收割粮食的同时,把粮食和秸秆同时达成方包,土地上什么就都没有了。后面,我们会用翻地机,将土地整理好。”
收获粮食、整理秸秆,在现代机械化收割的都市型农业中并不稀奇,但是整理后的秸秆不是还田,而是用作能源和燃料,这就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
在许振宇开发的天合新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里,一个试验性的能源中心项目将在今年年底运行。中心有一个看似普通的锅炉,它里面燃烧的不是煤,而是依靠秸秆制成的生物质能源颗粒。许振宇说,通过超低温有机朗肯循环技术,这个环保锅炉的排放物将是和天然气排放标准一样的蒸汽。“咱们整个能源中心的排放和天然气的排放是等同的,有一个超低温的有机朗肯循环的发电机,把我们200度以下的余热都有机收回来,烟气在最后排放的热度在100度左右。我们是全产业链的,给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包括蒸汽、供热等合格的产品。包括副产品,锅炉最后出来的是优质纯钾肥,不像一般锅炉出来的是废炉渣。”
在国内,200度以下的烟气余热利用还是空白,国外的技术有且成熟,但是引进资金数额巨大,超低温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也让小秸秆有了发挥作用的大空间。在天合新源的能源中心,秸秆化作能源的过程中,还依托着除尘、能源回收、控制等四级平台的保障。许振宇说:“能源中心核心就是生物质锅炉,还有布袋除尘和水膜除尘,就是环保环节,咱们的生物质颗粒,硫化物几乎没有,氮氧化物也没有,主要就是一些粉尘,但是粉尘也比煤要低70%。第三就是能源回收,节能部分,部署的是超低温的有机朗肯循环设备。第四就是控制平台。比如工业经委检查,说停止上料,马上就能停止,并在平台上看到。这个平台建立后,我们的发改委、工业经委、环保局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拿到所需要的数据,是第一手的,实时监控的连续的数据。现在仅仅是断点数据抓取,而咱们的数据可以为政府提供非常详实和可靠的政策制定依据,这是意义所在。”
据了解,天合新源已经在本市和周边地区,以及农业大省吉林建立了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收储运一体生产中心,2016年,他们将会用各类秸秆生产出优质的生物质能源颗粒15万吨,为工业锅炉的清洁燃烧和市民们期待的“天空蓝”服务。
而作为收储运环节第一步骤的受益者——农民,将省去自己处理秸秆的时间和成本,一万平方米土地只投入1000元,就可以完成粮食、秸秆的“双打包”,这个价格也仅仅是目前市场价的70%。
未来,天合新源还将建立生物质热解油生产基地,将秸秆通过物理方式热解,变成零污染、零排放的有机钾肥。预计,年生产量4万吨的第一批生产线有望安置在津南,生产出的热解油就可以就近供给大港炼厂,届时,优质的环保汽油、环保柴油、生物质煤油将不再是想象。
(信息来源: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