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组织专家分析研判 防氰化物入海

20.08.2015  16:11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天津北方网讯: 记者19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8·12”事故发生后,国家海洋局高度重视,组织专家进行分析研判,专家认为,目前最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物质是氰化物。国家海洋局已采取多项措施,防范大量氰化物入海损害海洋环境。此次事故的氰化物主要为氰化钠。

  专家分析认为,氰化钠大量入海后会对海洋生物构成严重威胁,达到一定浓度将导致鱼类等生物死亡,但其在海洋生物体内残留时间较短,不会在生物体中富集并随食物链传递;此外,氰化钠在流动性较好的弱碱性海洋环境中会快速分解为无毒物质。

  根据监测结果,8月16日在天津港港池内2个站位检出极微量氰化物(最大浓度为0.00156mg/L),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0.005mg/L);17日在天津港港池内1个站位检出极微量氰化物(浓度为0.00103mg/L);18日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事故附近海域未检出氰化物。

  专家表示,根据我国海水水质标准,氰化物浓度不高于0.005mg/L时,可满足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的水质要求;氰化物浓度不高于0.10mg/L时,可满足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水质要求;氰化物浓度不高于0.20mg/L时,可满足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等水质要求。鉴于此,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天津港港池海域的氰化物暂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为防范大量氰化物入海损害海洋环境,国家海洋局已紧急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强化跟踪监测,在前期监测基础上,增派监测船舶,扩大监测范围,加密监测站位,提高监测时效;二是加强预测预报,持续开展事故邻近海域污染物漂移扩散路径和范围预测预报,为海上处置提供决策服务;三是及时发布信息,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开展相关工作。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