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政府遭追问 对制止家暴会有多认真?

20.05.2015  14:57

  研究者指出,虽然对暴力持支持态度的人不一定使用暴力,但如果持这种态度的人有一定数量,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不去明确谴责暴力,甚至可能会微妙地姑息纵容。

  澳大利亚女子罗西·巴蒂,引发了澳大利亚对家暴的新一轮重视。

  罗西·巴蒂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反家暴宣传活动,被评为2015年度的澳洲杰出人物。

  在去年2月份,巴蒂的儿子遭生父杀害。巴蒂表示,这个奖项意味着孩子的死触动了许多人。“我们的国家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不管你身在何处,家庭暴力都会在你的身边出现。家暴不应该被藏着掖着,我们需要公开讨论这个问题。”

  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正在考虑一系列有关建议,如高危的家暴施暴人可能被戴上卫星定位的脚镯。

  由前维多利亚州警察首席专员领衔,包括罗西·巴蒂在内的减少对妇女的暴力顾问委员会已经组成,并将提出在各个项目和计划间分配经费的建议。

   政府承诺增加经费

  5月16日,悉尼《先驱晨报》发表社论,追问政府对制止家暴会有多认真。从议员动情追忆童年的家暴经历,到商业电视广告指出政府未能回应的家暴服务需求,到政府部长迫于压力承诺资金,以及每周两名妇女死于家暴,专栏作家根据短缺的需求而呼吁1670万澳元的资金帮助提升社区意识……这篇社论说,如果政府没有认真做,总理可能要面对质询。

  5月17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两年内将增加30%的经费,并投入额外的400万澳元,用于性和家庭暴力免费帮助热线。

  社会服务部部长说,不断增加的需求要求增加服务,预算的追加,表明政府确实优先关注让妇女和儿童免于暴力。

  数据显示,39%的18岁以上妇女,15岁以后便经历过男性的暴力,而22%的15岁~64岁妇女遭受过性骚扰。对此现状,澳大利亚制定了《减少对妇女及其子女暴力的国家计划2010-2022年》,并在1995年以来进行过三次全国性的调查。

  最近一次的调查报告于2014年9月发布。在17500名16岁以上的澳大利亚人接受20分钟的电话访问后,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识、态度和可能的行为,总体稳定,具体问题上则令人有喜有忧。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人对家暴比较有认识,尽管年轻人的态度相较略差,但1995年以来也有改善,尤其是年轻男性,对妇女的暴力的理解、对性别平等的态度,显著影响对妇女的暴力的态度。

   调查结果有喜有忧

  知识层面上,调查发现:

  ——对身体、精神、性和经济层面的各种暴力形式,澳大利亚人都有很高的识别率。如:引起伤害或害怕的煽巴掌、推搡(1995年、2009年和2013年均为97%),强迫伴侣过性生活(三次调查分别为94%,97%和96%),控制社会交往不让伴侣和家人或朋友见面(74%,83%,85%),用不给钱来控制(62%,71%,70%)。

  ——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则有高有低:家庭暴力是刑事犯罪(93%,97%,96%),妇女不会被和她有性关系的人强暴(无数据,6%,9%)。

  ——对暴力主要来由的理解:有些男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之前无数据,2013年为64%);认为男人应该主导关系(之前无数据,2013年18%),有些男人有经济压力(之前无数据,2013年1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