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破氰“组合拳”:让事故区域含氰污水可控
记者探访事故前方联合专家组获悉
事故区域含氰污水可控 市民无需担心
打出破氰“组合拳” 恢复区域环境安全
今晚网讯 (记者 郭熠)记者从天津港“8·12”瑞海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前方专家组获悉,目前,事故核心区产生的含氰污水可控。对残留在核心区的含氰污水,专家组正在优化处理方案,打出破氰“组合拳”,争分夺秒将污染因素消除。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天津港内的天保污水站扩展区时,来自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新区监测站, 环科院,环保企业的各路专家正在3个实验室内忙碌取样、试验,他们中不少人已经连续工作30个小时以上。记者看到,往返核心区的环保取样车正一趟趟地往这里送废水水样。“请别靠太近,这些都是含氰水样,有剧毒。”将一桶密封水样搬进实验室的专用仪器上,一名佩戴防毒面具的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事故现场仍留有3000多吨有毒废水等待处理,处理起来最棘手的,就是含有剧毒氰化物的废水。
12:40,专家们轮班吃简单的午饭。“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核心区对外的所有自来水管道被封堵,确定市民饮水不受污染。我们还用水泥封堵住核心区通往外界的废水管道,使污水可控,不外流入海。”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庆岭教授告诉记者。分析报告显示,爆炸发生后,现场若干点位的水样含氰量一度严重超标。
14:00,记者再次深入爆炸核心区。在核心区污水坑附近,不少防化战士在周围进行喷洒作业。预计从22日起,专业的破氰作业车将进入核心区大污水坑“吸水”,将污水吸入车厢内进行强氧化处理,再“吐水”进入污水管道进行收集。刘庆岭告诉记者,这是破氰第一步,然后可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汇集至污水处理站,进入罐池内经过再次氧化、沉降等步骤,进一步降低氰含量,达到安全标准,这是第二道破氰步骤。“氰化物经过双重‘关卡’,最终丧失毒性,水质达标。”刘庆岭说。
目前,专家组还在研制一套更新、更优化的方法,即现场一次破氰到位,使工作效率提升50%。同时,他们还将采取金属络合反应的方式,把剧毒的“氰根”变成氰盐,吸附在活性炭等固体物质上清运出核心区。这套破氰“组合拳”,能够在最短时间清除污染,使核心区范围内环境逐渐恢复安全。
截至记者昨夜3:00发稿前,专家组实验楼依然灯火通明,专家们只能短暂轮流倒休,他们的不眠之夜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