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小湄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将于2020年进入试运营阶段

18.08.2016  00:08

  根据山东聊城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水系规划(2007-2020)的规划建设目标,聊城市未来将建成“一湖、两河、八环”的网络化水系结构。

  此次海绵城市建设区域选定的东昌湖及高新区两个建设区,可与其中一湖、两河、四环的水系建设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本次海绵城市建设区域,不仅在聊城市水系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聊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通过本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在实现建设区域内水生态保护的同时,必将有效促进聊城市整体城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 

  高新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五大区块”为抓手,把试点区域划分为新开发综合区、老旧城区改造区、园林湿地区、道路调控区和工业综合区,以具体项目为载体,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确保实现“促渗保蓄、洪涝控制、资源回用、污染控制”四个目标,确保在2020年全面建设完成高新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建设任务。

  按照总体目标,高新区将至少75%的降雨实现就地消纳和利用,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其中小湄河流域(东至东外环、西至光岳路、北至黄河路、南至南外环)作为省级试点区域,2019年前完成试点区域内的海绵城市项目建设,2020年进入试运营阶段;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据介绍,提升“五大区块”将包括,提升新开发综合区;今后新开工的道路与广场、绿地与公园、建筑与小区、城市水系等工程均需严格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提升老旧城区改造区;对既有的道路与广场、绿地与公园、建筑与小区、城市水系等工程,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和提升。提升园林湿地区;加强对九州洼湿地、小湄河、四新河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禁止填河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提升道路调控区;实施雨污分流,杜绝污水直接排放,雨水入管网前需进行净化处理,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业综合区;园区建设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综合选用技术措施,园区景点兼用雨水收集。

  截至目前,聊城市共筛选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达11.7亿元,涉及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东昌府区、高新区、旅游度假区等单位及部门。目前,东南湖公园、聊堤口百竹文化园、运河四期绿化补植提升工程、聊位路东侧绿化工程等均融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四项工程总投资约3000万元。另外,青年渠改造工程、鲁化路—滨河大道段河道两侧绿化、铺装、河岸衬砌等工程,也将完美契合海绵城市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