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牧业发展理论及科技支撑重点
2015年中央1号文件特别强调“加快发展草牧业”,对于经济新常态下草业和草食畜牧业迈入新阶段、谱写新篇章是前所未有强有力的刺激和鼓舞。发展草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调方式、转结构”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牧区半牧区及农区优质生态产品产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变革过去粮、草、畜松散生产格局、有效解决资源环境日趋紧约束、生产效率低及生态成本高等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对草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撑重点进行论述,旨在为加快推进草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一、草牧业概念的讨论
草牧业是首次在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中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的。关于草牧业的概括性、重要性、新颖性和必然性无多异议,但关于草牧业的内涵范畴却有不同理解和表述。比如,有人表述为草牧业包括草业和草食畜牧业,也有人表述为包括草食畜牧业和草业,虽然只是前后位置的差异,但却是对产业关系有不同认识的反映。
笔者及团队提出,草牧业的概念是“草业+草食畜牧业+相关延伸产业”(图1)。草牧业是以植物营养体的生产和利用为基础,以饲草生产、草食动物生产、加工等延伸产业的融合和耦合为一体,创造高效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新型产业。草牧业是一个基础明确、产业关系明确、由内而外渐次扩展的“三合一”的产业形式。草是基础,畜是第二性生产,加工及其他延伸产业是外延。草牧业的“三合一”概念,实际上与任继周先生关于草业的“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外生物生产层”四层次理论及钱学森先生的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产业组分形式上更具体化,更突出了农业要素通过重组整合而形成新的高效优质的产业形式。因此,结构重组是草牧业发展的关键,发展草牧业是大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典型模式和最主要方向。(图2)草牧业是我国的一个概念创新。关于国外为什么没有草牧业的名词和概念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农业和社会发展历史上结构和过程明显差异的原因。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自古以来以草食畜牧业为主和维生。而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文化占绝对优势,即使在农牧交错的地区,也是一段时间农占优,一段时间牧业占优,造成农牧时空隔离,很少有农和牧充分融合成一个产业。结果是农牧交错地带不断向北向西扩展,农田开垦也不断地扩展,土地沙化也不断地扩展,但农牧结合、草牧融合的问题仍然停留在口号和目标中。因此,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草牧业,对我国农业发展是一个革命性的举措,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也是一个重大推动。
二、草牧业发展理论
草牧业是融合多产业的新兴复合产业,其发展主要以生态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支撑。本文主要从草业基础产业论、生态畜产品供需均衡理论、产业技术和产品质量升级刺激经济增长理论、产业融合和耦合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论述。
(1)草业基础产业论
草牧业的三合一结构中,草业是基础产业,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并决定整个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产业部分。根据国际国内经验,优质饲草的生产和利用与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据任继周先生分析动物生产水平与人工草地比例呈现指数增长的关系,增值可达1:4(图3)(任继周等,2002)。优质青粗饲料在草食畜牧业成本和产出上的贡献可达50-70%左右(侯向阳,2006)。随着草业研发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以草业为基础支撑的保健食品、医药、植物源农药、观赏、绿化美化、文化等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将突飞猛进,前景广阔。(2)生态畜产品供需均衡理论
草牧业是生产生态畜产品的优势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以牛羊肉为主的生态畜牧产品的需求和偏好不断增长。目前生态畜牧产品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而且多数供给的生态畜牧产品还是替代产品,远非真正的生态产品,因此以草业的生态优势为基础的生态畜牧产品将长期供给小于需求,这也正是草牧业发展的空间和契机(侯向阳,2010)。因此,须大力挖掘和利用优质高档生态畜产品市场需求,推进草食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获得效益的生态畜牧业转型。同时,要合理利用价格、产量及需求的正负反馈机制,建立优质优价的生态畜牧业产销体系,实现草牧业生产和生态双赢。
(3)产业技术和产品质量升级刺激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中内生因素刺激增长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产品数量的持续增加,而且表现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胡希宁等,2009)。产品质量升级和产业技术升级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草牧业是具有效率优化、效益优化、资源优化、生态优化的新型重组型产业,既具有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内秉性内涵,又可以带动产业和产业技术的升级,还可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因此草牧业的发展符合产业发展理论中产业技术和产品升级理论。
(4)产业融合和耦合理论
任继周先生对草业系统耦合理论作了经典论述,揭示了系统耦合效益主要源于系统潜势的释放,包括催化潜势、位差潜势、多稳定潜势、管理潜势等(任继周,1994)。草牧业作为三合一产业联合体,既有产业融合,又有产业耦合,其产业融合和耦合的效益扩增主要来源于产业系统的潜势释放,具体地讲,来源于产业系统的能流-物流-价值流的耦合驱动(图4)。产业融合和耦合推动产业规模扩增变化,草业耦合带动草食畜牧业,再带动相关延伸产业;能流-物流-价值流为产业融合和耦合提供动力条件;在市场、资源要素、能流-物流-价值流要素的综合驱动下,推动产业耦合的模式结构发生变化,空间得到拓展,效益和利润得到优化。草牧业的三合一产业组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草业生产与草食畜牧产品生产及相关延伸产业都是正反馈关系。作为基础产业的草业是整个草牧业蛋糕的基盘,同时不同产业之间通过能流、物流和价值流相互促进、互利互益。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草牧业与大农业的其他产业组分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些关系确保草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5)创新驱动发展理论
草牧业发展有很强的基础和优势,有很广阔的空间,但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资源环境生态等要素日益紧约束的挑战,因此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草牧业经济结构和模式调整。具体包括:产业耦合-融合、产业链延伸、产业高附加值提升战略,知识技术信息密集的优势技术创新战略,生态产品品牌主导的优势品牌创新,优势区域主导优势产业链战略,区域内因地制宜和区域间耦合发展的耦合战略。实施这些战略是草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草牧业发展科技支撑重点
我国草牧业发展区域资源丰富,特色明显,草原、半农半牧区及农区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因此,迫切需要针对不同区域草牧业发展瓶颈问题,研发要素整合、产业耦合、结构优化、效率和效益优化的模式和技术,为草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草原草牧业
草原草牧业关键要突破制约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的瓶颈因素,实现水-土-草-畜等要素协调优化、资源高效利用、功能持续稳定提升、草原良性循环。
草原草牧业瓶颈因素和问题:(1)超载过牧,草地退化,草地生产力低;(2)草地直接投入少而且低效,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缓慢而且空间有限,草原多取少予矛盾始终没有转变,(3)冬季饲草料和舍饲饲草料严重不足;(4)草畜经营不合理,家畜生产力低;(5)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落后,牧民收益低,(6)牧民小农经营,应对灾害能力差。
发展草原草牧业要从水-土-草-畜的制约要素、要素效率和要素协调优化上下功夫,在关键机理和关键技术上攻关,取得突破。重点关键技术包括:(1)低扰动生态型退化土壤和植被快速稳定恢复技术,(2)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土壤养分库、微生物库、种子库等地下库监测和培植技术,(3)优质抗逆、适合补播牧草乡土草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及配套包衣技术,(4)草原生产力相对稳定提升技术及与其相适应的家畜相对稳定经营模式和技术,(5)家庭牧场型节水高效人工草地建植和利用技术,(6)草原水资源监测、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技术,(7)家庭牧场放牧场、打草场、饲料地等草地优化利用模式和技术,(8)草原生物和非生物灾害预警和防控技术,(9)草畜高效经营及现代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
(二)农区草牧业
农区草牧业主要问题:(1)我国农区(粮食主产区)长期以粮-猪型农业和秸秆型畜牧业为主导,导致农牧业系统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松散脱节、生产效率低效益差、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2)农区草牧业成熟模式少、技术支撑不足、草-牧生产利用产业链环节分离、优质饲草加工储藏运输技术和体系薄弱、社会、市场和产业认同度低。
因此农区草牧业要从产业链环节、产业耦合模式及产业效率上取得突破。重点关键技术包括:(1)不同类型不宜耕而宜草土地资源利用技术和模式,(2)适合区域特征的优质饲草种植、收获加工和评价并提高其生物学利用率的关键技术,(3)农区粮转饲高效生产和利用模式和技术,(4)优质牧草、作物秸秆、农副产品与草食家畜营养高效转化关键技术,(5)以牧草、农副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的区域适宜性TMR日粮技术与装备,及基于粗精饲料按需利用的标准化养殖模式,(6)区域性优势资源与草食家畜养殖规模、畜种配置模式和关键技术,(7)提高舍饲半舍饲牛羊肉品质和风味技术,(8)草畜产品溯源关键技术,(9)草畜耦合生产系统效益评价技术体系。
(三)农牧交错区草牧业
农牧交错区位于我国传统农区和牧区的交错地带,是发展高产人工草地、种养结合的优势区域,而且有历史上农牧交错发展的优势。当前该地区主要存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不合理、水土生物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下、草畜结合不紧密、产业化水平低和模式落后等问题。
因此,农牧交错区草牧业要从草畜结合、种养结合、区域耦合上取得突破。重点关键技术包括:(1)高产优质多抗牧草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2)退化草地快速恢复与提升技术,(3)优质高产人工草地栽培技术,(4)优质饲草调制与加工技术,(5)草田轮作与保护性耕作技术,(6)饲草与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7)草畜高效耦合生产技术,(8)农牧交错带种养结合模式,(9)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以及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跨区域种养结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