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进一步深化“一村一策”精准帮扶

19.01.2016  11:07
      从市农委获悉,2015年,本市进一步深化“一村一策”精准帮扶,确保政策措施、资金财力和帮扶干部向基层倾斜,把着眼点放在解决治本问题上,着力在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上见实效,500个困难村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涉农区县加大“输血”力度,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集中整治等方面共投入4.6亿元,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96个。其中,硬化村庄道路354.8万平方米,增设修缮照明设施1.8万处,栽种树木54.6万株,改造供水管网706.9公里,修建公厕524个,治理坑塘1.4万亩,新建改扩建党员活动室210个、农家书屋180个、便民超市99个、村卫生室175个、村邮站80个、健身广场231处。500个困难村中,有288个村达到了“六化六有”建设标准,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70.7%的村、老五县54.1%的村实现了“六化”和“六有”, 500个困难村全部建成了“清洁村庄”。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各涉农区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困难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步伐,500个困难村和20个民族村全部制定了“一村一策”经济发展方案,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强化产销衔接、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等途径,共确定了1115个经济发展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启动实施了792个,占项目总数的71%;已经完成了151个项目,占总数的13.5%。有437个村实现“一村一社”,247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造血”功能不断增强。2015年,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均达到了23.1万元,同比增长104.4%。困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87.7元,同比增长17.5%,其中有7个村提前两年实现了2.2万元的目标。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500个困难村中,有281个村党组织通过帮扶成为先进党组织。在帮扶工作中,帮助梳理困难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9196件、解决7282件,组织开展党日活动5668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8281期,培训党员干部15.8万人次。完成500个困难村中到期应换届的477个村党组织和470个村委会全部按期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选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为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组织和人才基础。构建完善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为主导,村监会、服务站、合作社和保洁队共同服务的一体化的农村基层管理服务和组织体系建设。困难村村村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站,切实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468个村达到了“平安村庄”创建标准。


  (信息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