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有哪七大任务

17.03.2016  16:27

时间:2016-03-09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杨建平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随后,中央领导密集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并提出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报告政府工作时提出,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016年,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国家宏观调控重点由需求侧向供给侧的重大转变,也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对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供给侧改革对交通运输提出新要求

  从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精神看,其对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要求。

  (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增强交通运输的总体供给能力。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依然旺盛。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国经济必须保持年均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经济稳增长任务繁重,交通运输仍需要继续发挥有效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作用。满足国内消费新需求,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需要提供大运量、高品质、差异化的运输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需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和建设速度,全面提升交通总体供给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为实现提质增效增添动力。

  (二)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围绕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聚力交通运输扶贫脱贫攻坚,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增加更多出行选择,改善群众出行体验,更多关注弱势群体出行,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使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有效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适应区域发展新格局,切实发挥交通运输的先行引领作用。目前,国家“三大战略”进入落地实施期,“四大板块”步入协调发展新阶段。统筹“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发挥交通运输在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极、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先行引领作用。

  (四)适应新形势,大力推进综合交通发展。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合优势逐步显现。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适应科技新变化,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推动新一代技术广泛应用,紧紧抓住全球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给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带来的新机遇,深入实施“互联网+交通运输”,为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六)适应生态环境约束,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各个领域和全过程,促进交通运输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结构调整,拓展绿色发展空间,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改变不合理运输分担方式。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循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低碳环保运输装备应用,推动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发展。通过制度设计引导绿色发展,形成推动绿色交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七)适应行业治理新趋势,全面深化交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当前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以及支撑交通发展的要素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行政。

  提质增效是扩大有效供给的内在要求

  根据国家供给侧改革精神及其对今后交通运输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提出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目标。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供给的优劣,会传导到经济供给侧,进而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在降低物流成本和扩大有效供给方面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交通运输发展质量效率的提高,既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的内在要求。

  (二)原则。以问题、目标为导向,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和国家“三大战略”实施的有关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着力增强交通管理服务效能、切实改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三)路径。在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下,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补齐发展短板,优化网络结构,进一步发挥交通网络的整体效能和网络效益。着力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强化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推动形成区域、城乡、城际及国内国外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的平衡结构,加快建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深度融合与有效衔接,更好发挥铁路运输和水运在大宗货运中的比较优势,发挥好综合交通运输的组合效率。

  (四)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立足我国国情和交通运输实际,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强理论与政策研究,创新理论政策。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为主攻方向,以稳定交通运输资金保障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交通运输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交通运输的全面创新,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依托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率。

  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七大重点任务

  (一)继续增强交通运输总体供给能力。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交通运输应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和建设速度,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广现代化的运输组织方式,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的总体供给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为优化结构、实现提质增效提供基础。

  (二)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作为服务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服务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成果。应围绕交通运输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快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等交通建设,消除交通瓶颈制约,扩大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切实发挥交通的先行引领作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运输大通道建设,实现国内国外通道相互连通。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率先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化综合立体大通道能力配置,完善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发挥交通在培育新经济增长极、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先行引领作用。

  (四)积极推进综合交通发展。深化综合交通运输改革,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加强铁路、公路、内河、航空等方式布局的有效衔接,统筹集约利用通道资源,优化通道能力配置。加强公路与铁路场站、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的衔接。积极发展公铁联运、公水联运、陆空联运和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模式。强力推动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大力推进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升级,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需求。

  (五)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高效物流”,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进程,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有机融合,为优化结构、实现提质增效增添动力。

  (六)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各个领域和全过程,探索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注重存量资源挖潜扩容升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岸线资源,推广废旧路面等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积极发展先进的组织方式,大力优化运输结构,强化结构性减排和技术性减排;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的生态保护和污染综合防治,促进交通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努力在绿色环保、低碳交通领域取得一批行业领先、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制度和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用标准支撑和引领交通运输发展。加强行业节能环保监管和监测能力建设,推动行业重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节能评估。

  (七)全面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适应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要求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晰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责任,推进交通运输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加强转变政府部门职能,推动交通运输行政由管控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运输市场公平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