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圆满完成交通运输部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

23.11.2015  20:14

我市圆满完成交通运输部全国

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

 

 

2015年10月8日至14日期间,我市迎来了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十二五”期全国干线公路检查,并圆满完成了受检工作。本次国检分路况检测和管理规范化检查两个部分,路况检测由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统一安排检测人员和车辆,对我市5条国道、6条省道、7条高速公路累计990公里路段进行路况指标检测。管理规范化检查由主检单位云南省、参检单位湖北省一行9人组建国检检查对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市公路处、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以及天津市道路桥梁应急保障基地、天津市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武清区交通局、静海县交通局、西青区公路局及北辰区公路局,天津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养护二分中心、海滨大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新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津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检查,累计检查里程约1019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约550公里,高速公路约469公里。

检查组现场检查了区县公路管理机构4处(武清区交通局、静海县交通局、西青区公路局及北辰区公路局),途经4条国道(G103线、G104线、G112线及G205线),途经22条省道(南东线、宝武线、武清环线、津静线、营建线、赛达大道、津文线、静海环线、津围线、九园线),累计550公里。抽查路况巡查单位4处(武清邱庄公路站、西青镇南公路站、静海王口公路站、北辰西堤头公路站),抽查应急物资储备基地4处(武清应急物资储备基地、西青应急物资储备基地、静海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北辰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抽查路政基层站所4处(武清路政支队、西青路政支队、静海路政支队、北辰路政支队),抽查4处行政许可服务现场(武清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西青路政服务大厅、静海路政服务大厅、北辰路政服务大厅),抽查3处超限检测站(武清大孟庄超限站、静海陈官屯超限站、北辰北杨超限站),现场检查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4处(武清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西青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静海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北辰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现场检查公路服务站1处(静海团泊服务站)。抽查4个大中修工程项目,抽查4个大中修或改建工程项目相关设计文件及抽查4个桥梁加固改造项目(或危桥改造项目)相关设计文件,抽查4个路面材料循环利用项目的设计文件及相关证明文件。现场抽取部补安保工程2处(武清南东线、西青津静线)与部补桥梁2座(西青G104线李楼桥、北辰G112线华北桥),抽取桥梁养护8座(武清G103线北运河桥与大东线水利渠桥、静海津文线港河桥与G104线港团引河桥、西青G104线李楼桥与京福支线自来水河桥、北辰G112线华北桥与一号桥),抽查平交道口5处,并查看沿线路政举报联系标志进行现场拨打电话检查。

现场检查了高速公路经营公司4处(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养护二分中心、海滨大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新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津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对途经津蓟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海滨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等9条高速公路469公里进行了检查。抽查路政基层站所2处(第一路政管理大队、第四路政管理大队),抽查收费站4处(津蓟高速天津站、长深高速中心桥收费站、海滨高速永定新河收费站、津保高速天津站),抽查服务区4处(津蓟高速温泉城服务区、长深高速汉沽服务区、海滨高速双桥服务区、王庆坨服务区)。现场抽查大中修养护路段(津蓟高速公路蓟县方向21+450公里处双层挖补、海滨高速公路唐山方向16公里处单层挖补、津保高速公路保定方向7公里处超薄磨耗层)等8处,抽查桥梁养护7座(津蓟高速引青入潮河桥、长深高速十八坝干渠桥、长深高速京津塘立交桥、海滨高速汉蔡路桥、海滨高速蔡家堡渔港桥、津保高速永清渠桥、津保高速京福分离式立交桥)、抽查隧道养护1座(津蓟高速莲花岭隧道)。

通过管理规范化检查,检查组一致认为“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公路行业基本形成市和区县、行业管理和运营公司条块结合、权责分明的公路养护管理格局。养护规范化管理工作亮点突出:一是路网结构较好,高等级公路比例较高,总体运行状态畅通,并初步形成一条高速配套一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1+1”模式。二是养护管理规范,设施服务功能基本齐备。各项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加强了日常养护管理、预防性养护及大中修工程,路况各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实现路面自动化快速检测、桥梁、隧道经常性及定期检测,特别是桥梁的检测比部颁要求的频率高,实现当年新发现危桥处置率100%,消除五类病害桥梁。三是路网运行管理有效,为公众的出行提供便利。建立了省级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组织体系,统一负责全市公众出行信息采集、审核、发布等工作。建立了高速公路综合服务体系,利用“天津高速公路”政务微博、政务微信、8890服务热线等多种手段为公众提供出行服务,建立高速公路“12122”出行服务体系,并与市政府服务热线整合。四是注重养护科技化,四新技术出成果,出台一批地方法规和指南,4项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完成《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规范》等5项地方规范的编制工作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指南》等4项地方规范的修编工作。积极推广实施废旧路面材料冷再生、热再生等循环利用、基层再生和泡沫沥青再生等新技术新工艺。五是养护机械化程度较高,基本实现养护机械化作业。

检查组同时建议下一步我市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还需完善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不常用设备的试运行;完善普通公路桥梁等构造物的限载标志。完善高速公路区县多部门协作治超机制建设,合理增设治超站、进站计重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