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华将圣洁之水引出青藏 艰辛收获写满援藏路
天津北方网讯: 在牧歌声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静卧着一座现代化的标准厂房,将这片圣洁之水引出青藏高原。而这座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内的企业,就是由新区企业家郭庆华投资建设的青海聚能活力源饮料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成为全国对口支援青海六省市中第一个在青海正式落户的民营企业。
一次特殊的西部之行
今年48岁的郭庆华是滨海新区中塘镇人,2009年创办天津滨海聚成投资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企业一直立足新区,主营航道疏浚、有色金属矿。2010年,中央部署东部六省区对口支援青海六个藏区任务,明确天津市对口支援黄南藏族自治州,郭庆华随天津企业家考察团赴黄南考察。
“当时我们考察了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多个县,当地政府展示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旅游资源、牧业资源、矿产资源等,而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神沵泉’,该泉就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内。‘神沵泉’享誉世界的原因在于它一眼出矿泉水,一眼出苏打水,而且仅相隔3米。”郭庆华告诉记者,当地人称这口泉为“圣泉”,原因是只要有肠胃不舒服的牧民,都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并喝泉里的水,利用该泉弱碱性等特征,可以将肠胃调理好。
那次西部之行,让郭庆华把心放在了这里,看着“神沵泉”汩汩涌出的圣水,郭庆华当即决定在这里投资建厂,为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他决定尝试一个从来没有涉足的领域——瓶装水。
克服恶劣条件建厂房
回津后,郭庆华将他的想法付诸行动。他先后来往津青20多次,与天津援青干部、青海本地干部交流项目投资建设的具体情况。2011年4月,天津滨海聚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开设青海聚能活力源饮料有限公司,并在短短4个月,建造一座工艺水平国内领先的高端饮用矿泉水厂,创建“瀞度”品牌。
四个月的建厂经历可谓异常艰辛,郭庆华告诉记者,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拔高达3860米,而且都是冻土,当地昼夜温差达20多摄氏度,夏季白天22摄氏度,晚上就降到一二摄氏度,在冬季气温最低时能到零下36摄氏度,施工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一般人去了根本待不住,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地质勘察等反复论证,我们决定在夏季的三到四个月之间建厂。2011年4月,工厂正式动工,当时的难度在于物资匮乏、交通条件差,而建设物资都需要调运过去。记得有一次,一台机器的一个普通六方螺丝断了,需要重新换一个,可是当时工人找遍了整个县城都没有,又去州里面找也没有,最后连夜到西宁去买的。一个螺丝当年在西宁买只要几角钱,但是当时从水厂到西宁往返700公里路程,这种高成本可想而知。”郭庆华说。
而最考验他们的还是海拔,郭庆华和他的团队到了青藏高原,每天都要被头晕、缺氧、胸闷等高原反应所困扰。但就是在这样气候、海拔等不利条件下,企业的厂房仍然在计划时间内拔地而起,当年的11月企业生产的瀞度天然冰川活水成功下线。至此,神沵泉的圣水终于有机会流出雪山,流向世界,更多的人不仅知道了“瀞度”,也知道了“河南蒙旗”(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俗称)这个美丽地方。
改善当地牧民生活
企业的成立改变了当地就业环境。郭庆华说,“以前当地人是以游牧为主,在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生活很艰苦,而公司成立后,吸引了当地50多人到企业任职,每个月为他们提供近3000元的薪水,并且免费食宿,在宿舍里还配有电视和网线,为了丰富职工的生活,我们还建立了篮球场、羽毛球场,购买了台球等体育设施。”为提升当地人的知识层次,公司还为员工定期培训,教授普通话和相关的职业技能。3年多来,在企业工作过的员工已有近百人次在西宁和天津学习培训、参观考察。
为帮助当地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学,郭庆华先后资助60名贫困大学生,以前这里的孩子上了大学后都很少回来就业了,而郭庆华公司的成立吸引了很多大学生毕业回到自己的故土,在“瀞度”任职。
郭庆华说,“我们的企业就像是一棵树,扎根在青海,并为当地的经济‘造血’。”如今,当地旅行社已经开辟“瀞度”健康之旅,数千人次踏“瀞度”小路、品神沵泉圣水。企业周边的饭店、宾馆营业额平均提高了30%,为企业配套的仓储物流也日趋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