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丹心助力美丽天津建设
银发丹心夕阳红。在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的“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中,全市10余万老同志积极发挥作用,为天津发展鼓劲,助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老同志发挥余热的“新常态”
聚焦改革、献计出力,已成为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余热的“新常态”。
“创新是科技工作者一生的使命。”为了磁医学事业发展,81岁的李之珍老人退休后依然在幕后坚守,研究、立项、开发、协作、生产,每个环节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前不久,大病初愈的李老拄着拐杖,又带领有关专家,走进某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调研论证,使该公司燃煤锅炉节能、减排、增效的专利设备被广泛推广。
原滨海委副主任宋联新撰写出版了《见证第三增长极的崛起》一书,阐释了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策略。离休干部杨泽春鼓励在美国惠普公司工作的家属回滨海新区投资兴业,公司成立以来,每年纳税上千万元。
宁河县咨询委成立20多年来,36名县级离退休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调查报告和建议中有78篇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其中,按照从乡镇抽调干部任社区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的调研报告,县委、县政府及组织部门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目前全县28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全部由乡镇干部担任,工作面貌为之一新。
国网电力公司每周组织老专家开展“科技沙龙”活动,2014年电力老专家为科技、专利项目做咨询评价23次,召开各级交流研讨会12次。市环保局邀请11位拥有高级职称的离退休技术人员成立技术委员会,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为政策决策和技术创新提供咨询服务。
让法治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今年82岁的娄凤鸣老人从市人民检察院退休后,主动找到社区居委会,设立了法律咨询服务点,义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把自家电话也设成了咨询热线。多年来,帮助老年人解决房屋、赡养、继承、婚姻等各类民事纠纷1300余件。像娄老一样,在法治天津建设中,到处都能看到离退休老同志的身影。
市高级人民法院以5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成立了“天津市离退休法律工作者协会”。多年来共开展法律咨询服务6万多人次,代理各类民事、经济法律事务诉讼3000余件。
近年来,医疗纠纷成为影响社会的热点问题。为此,市司法局成立了由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调委成立五年来,共受理调解医疗纠纷2304件,调解成功率高达87.5%,协议履行率达100%。
公安河东分局、武清分局的老同志们主动配合分局,在多个小区组建“夕阳红”义务治安巡逻队和纠纷调解室。40名老同志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多年来协助公安机关巡逻盘查380余人,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25人、破案12起,走访服务群众800余名。
投身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大课堂”
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课堂”上,广大离退休干部更是身体力行。
一个个老干部宣讲团的足迹遍及全市学校、社区,成为一道亮丽风景。2014年以来,近4000名老同志组成的490个宣讲团,开展宣讲2000余场次,受众达30余万人次。
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老同志通过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展览、撰写回忆录、编辑会刊《民族魂》、创办网站等形式,宣传弘扬延安精神,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五老”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用大手拉小手,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开展“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我与祖国共奋进十八岁成人仪式”和“老少共筑中国梦”等各项主题教育活动。
全市30多个老干部艺术团队以广场公园、乡村学校为舞台,唱响时代主旋律。蓟县老干部艺术团成立10多年来,坚持送文化进社区、农村、景区、学校和企业活动,累计演出500多场次,为乡亲们送上丰富的文化大餐。
在和平区,有一支由50名离退休干部摄影爱好者组成的“笑脸”搜寻队。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捕捉最美笑脸,定格幸福瞬间,足迹遍布全区60多个社区,500多幅“笑脸”作品向社会传递着温馨与和谐。
“没有退休的党员”
“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本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以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政治责任,率先垂范,成为一面面飘扬的旗帜。
滨海新区部分单位聘请老党员担任党风廉政监督员、组织工作巡视员、督查组督查员,在每年行风评议活动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和平区朝阳里社区组织老同志参与开展“认岗、认亲、认难题”“机关带基层、党员带群众、支部带楼栋”等活动。一些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担任党员活动站站长、楼长、社区建设顾问团成员。
西青区精武镇退休干部左维胜,把自家小茶叶店变成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场所、民情联络站,组织镇31名离退休干部学理论、谈发展、畅感想,还主动帮助附近学校疏导交通,调解邻里纠纷。
“老党员活动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目前,全市596个文化团队、54所老年大学等机构建立了党组织,派出809名党建指导员或联络员,有力保证了老党员“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流动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