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邓店村生活富裕不忘村味乡愁
盛夏的清晨,晨曦微露,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邓店村文化公园里早已人头攒动。练太极剑的、跳广场舞的、唱京剧的、吹萨克斯的、踢毽子的,经过了一夜的休整,乡亲们一天的生活就在这片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帷幕。
谢诚兴无暇晨练,总在来回查看。作为村里76岁的老人,他退休后进入了巡逻队,穿上“制服”,与一帮老伙计每日执勤。“大伙都说,家门口有这么个大公园,近百种树,水上公园都不乐意去了。我们这些老年人没嘛事,身体还算硬朗,就出来帮大家看看。”谢诚兴说话直来直去。
然而几年前,这片3万平方米的广场却是乡亲们想象中的商业楼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位于奥体中心南侧,被快速路、外环线包围的邓店村成为房地产市场关注的热点。有人暗地里算过一笔账,倘若将村里这45亩空地变成楼盘出售,至少稳赚1个亿。“从这儿‘起’座楼,卖了是赚钱,把钱给村民分了,用不了几年就花光了,嘛也没留下。”村党支部书记周恩禄觉得,应该让这块地为乡亲们本已富裕的生活带来一点与众不同的意义。
经过召开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很快,一个“邓店村文化建设一揽子计划”出炉了。
2014年底,村集体投资2600万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村文化公园建成。除了打造优美景观,这个位于村中心的公园还充满了文化味。在周恩禄带领下,记者走进文化公园。百米长的回廊上悬挂着百余幅以中国传统美德和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你仔细看,这些画和书法既不是名人的,也不是从外边买来的印刷品,这都是村民和孩子们自己画的写的,每季度换一次。”
周恩禄告诉记者,全村1300口人,有150多人舞弄丹青,村民绘画已经有40多年历史。现在,村里的十月画社不仅有大人,还有很多孩子。由村集体出钱,少年画班专门聘请老师教孩子们学画画。
拾级而上,在一块开阔的高台上停住。这是邓店村的老村台,是邓店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当时建公园的时候没舍得拆,给后人留个念想吧!”周恩禄说。除了老村台,村里一口600年历史的老井,还有很多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都被他们留了下来。同时,一本12万字全面记录邓店村经济、文化、生活、社会发展的《村史》正在撰写中。在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的村史记忆馆里,则有更多记忆被保留下来。照片、实物都是从村民家里一一征集来的。“我是邻村的,看到馆里这些种庄稼的农具勾起了我很多回忆。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忘本,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到馆里来,就是让他们知道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尹世友对记者说。(记者张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