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到底在过什么?

19.08.2015  16:04

  ❤七夕节,到底在过什么?
  2015-08-19 曹雅欣 学习经典 学习经典
  学习经典   
  微信号 xuexi-jingdian
  功能介绍 【学习经典——跟习大大学引经据典】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时政经典做时代性解读。学习经典,经常学习,做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
  七夕节,
  到底在过什么?
  现在我们过节,千篇一律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主题,几乎把每个节日都过成了购物节、狂欢节、吃货节……这样的日子不叫节日,叫假日;这样的行为不叫过节,叫放假。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社会用两千多年的时间固化某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年一度每到这一个时间节点上,以节日的形式提醒人们进行一些仪式、完成一些礼俗。节日的存在,是为了传达独属于这一个日子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如果我们在过节的时候,完全忽略了节日承载的精神主旨和文化传统,那么就失去了“过节”的本来意义,就丧失了“节日”的民族特性。
  七夕节,现在被广泛称作是“中国的情人节”,这更多是出于商家宣传的需要。其实要论“中国的情人节”,应该首推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在这一天,年轻的女孩子们可以借赏灯、游街的风俗习惯自由走出家门,从而悄悄完成她们向往中与情人的约会、或是期待中与良人的邂逅。因此欧阳修的词形容上元灯节的晚上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所谓的情人节,那必须要有男女见面约会的实质意义。
  而七夕节,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七夕节是女孩子们在自家庭院中度过的节日,顶多只能是闺中女子充满对爱情的渴望、对婚姻的期许、对幸福的寄托,并不能像牛郎织女一样实际相会情人。因此,七夕节对爱的愿望,是女孩儿对梦中人的单相思,是女儿们对织女星的空许诺。
  那么七夕节传承的内涵是什么呢?
  (一)乞巧节
  七夕节,首先是乞巧节。
  传说中,织女在天上的职责是编织云彩。既然她是天上的纺娘,自然要有超于凡间的纺织技艺,她所织出的,是美丽的云霞。
  一次织女下凡,结识了勤劳朴实的牛郎,二人结为夫妻,育有一儿一女。但天帝发现织女私自与凡人成亲,便将她押解回天庭。牛郎在老牛的神力帮助下,用扁担挑起一儿一女就上天追寻织女,就在二人即将相会的时候,王母娘娘用金钗在他们两人之间划出一条银河,让牛郎织女遥遥相望、不可渡河。但是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所打动,每到七月初七的夜晚,便以成千上万的雀身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得以一年一度相会一次。
  在七夕之夜,因为民间故事称织女能和牛郎相会,这是一个属于她的特殊节庆,她可以让人间一窥仙踪、可以把好心情洒落凡尘,所以女孩子们便在这个夜晚拜求织女,希望她能把自己作为天庭纺娘的心灵手巧也分落给凡人一些。七夕节,由此开启了“乞巧”的主题。
  七夕之夜,女孩子们在自家庭院中通过一些风俗活动来过节:
  她们要祭拜织女、向织女诉说心愿;然后和闺中密友进行对月穿针、水面投针的游戏,看谁先把线穿过针别、谁放置在水面上的绣花针不沉底,谁就获得了最好的运气和巧劲儿;之后,在夜风吹拂中,她们分别躲到葡萄架下盼望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情话,期待得到姻缘天赐的眷顾;她们还会捉一只蜘蛛养在小盒子里,在第二天一早打开盒子比较谁的“喜蛛”吐丝织网最多、就预示着谁得巧最多。
  整个七夕节的乞巧过程,唐人祖咏都写成了一首诗《七夕》: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这首诗,就完整地叙述了七夕乞巧风俗中祭拜织女、穿针投针、养喜蛛比蛛丝等活动。
  所以,七夕节,是属于闺中女儿的节日,是未出嫁的女孩子们,乞求心灵手巧、祈望幸福姻缘的一次大型许愿会;而她们过节的场所,也是在自家院子里完成的。
  而这样的“乞巧节”就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为何古代女子要专门特定地去“乞巧”呢?
  为何只有女孩儿家才乞求心灵手巧呢?
  为何当今的女孩子早已经没有这样强烈的乞巧诉求了呢?
  ——这就是源于古今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生产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最为主要的社会生产结构。所谓“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除却极少数的知识分子,农业劳作者是农耕文明社会中的最重要保障。因此,女性“乞巧”,就反映出女性群体在男耕女织的社会结构中要承担起“女织”这半边天。
  乞求自己更为心灵手巧一些,是希冀着自己的劳动能力更强一些。
  所以,女性乞巧,第一,是为了社会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对这种社会生产方式的高度重视,历代政府都从国家层面去广泛号召。每当开春,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会带领文武百官到先农坛祭谷神、亲事农耕,而后妃则到先蚕坛拜蚕神。这就是以国礼的高度为天下人做出男耕女织的表率。
  男耕女织,是我们今天都市生活中常常忽视的、却是农耕社会生活中必须重视的要务,“女织”代表“丰衣”,“男耕”代表“足食”,保证男耕女织的农业秩序,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丰衣足食。
  所以最美的乡村画面,就是宋代翁卷《乡村四月》诗里说的: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春回大地、绿满人间的时节,乡村四月人人都在忙碌农事,女子“蚕桑”,男子“插田”。
  这种农忙的脚步,恰恰是绘制“盛世无饥馁”的画笔。一方面,男耕女织,确保了社会未来的衣食无忧;另一方面,能正常务农,也说明了社会当下的稳定和谐。
  所以对女子“乞巧”的提倡,是农业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
  女子乞巧,第二,因为这是女性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对于劳动妇女来讲,从事蚕桑纺织,代表着女子劳动力的贡献,当然是必要的;然而对于不需要用劳动去换取生活的贵族女性来讲,社会对她们“女织”的要求也并未放松。
  比如《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父亲要求她是“假如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作为官宦之女杜丽娘,闺中功课首先是“刺绣”,其次才是“诗书”。
  贵族女性虽然无需靠纺织刺绣维持家计,但是必须严格遵循社会提倡的妇德要求,不能脱离整体社会对于“男耕女织”的秩序维护。因此,她们“乞巧”,不是乞求劳动成果的达标,而是乞求妇德要求的高分。
  再如《孔雀东南飞》里描写的刘兰芝,诗书礼乐样样精通,显然出自高门大户,但是也必须熟练掌握“女织”技艺。诗中她的自叙就是: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刘兰芝是先通“织素”、“裁衣”,才学“箜篌”、“诗书”,可见针织女红才是女性基本技能。所以现在很多穿越文里幻想女主角穿越到古代,不会女红、不摸针线还能引以为傲、沾沾自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代表着一个个体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挑战和破坏。
  而刘兰芝出嫁之后,婆婆也是用整日织布来苛待她。可见,女孩子“乞巧”,出于这是无论任何阶层女性、都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要求。
  女子“乞巧”心愿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家庭有所保障的生活质量。正如前文所说,男耕女织的劳作画面,在农耕社会中,是一种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象征,只要男女各自勤勤恳恳,就有希望耕耘收获、奔向富足。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幸福。
  因此,黄梅戏《天仙配》里演绎的董永和七仙女,最著名唱段就是夫妻二人洋溢着幸福笑容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由于,只要一个家庭能够安稳进行着劳动付出、只要他们获得了踏实耕织的机会,就有辛勤过后收获幸福的奔头。
  而在一个平实家庭走向富足的过程中,女性是否具备优异的劳动能力,能纺织耕种也好、能操持家务也好,都极为重要。
  所以女子在七夕节的“乞巧”,是通过祈求自己心灵手巧,进而企盼自己对于社会要求的达标、祈祷未来家庭的安定富足。
  (二)情人节
  七夕节之所以也被唤作是“中国的情人节”,是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参与了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至少在西汉初年,这个神话传说就已经盛行于民间。汉初的《古诗十九首》中就写他们的故事说: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传说讲,牛郎父母早亡,被哥嫂赶出家门,只与一头老牛为生。老牛有灵性,促成了他和下凡织女之间的情缘,牛郎织女遂结成恩爱夫妻,育有一儿一女。但天庭发现了私自下界与凡人成婚的织女,将她押解回上天,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扁担挑着一儿一女追赶织女。就当夫妻二人将要会合的时候,王母娘娘用金钗在他们两人之间划出一道银河,让他们隔河相望而无法相亲。最后,是喜鹊有感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每年七月初七,成千上万的喜鹊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才能一年一度相会一次。这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我们看故事的人,总是愤恨为何天庭要拆散一对恩爱夫妻,总是不满为何王母娘娘要设置障碍。其实,这样的故事,正是以形象化的演绎,传递着真实化的道理,那就是:
  人生永远存在着情欲和法理之间的对立冲突,情与理,是相生相伴的一对矛盾。
  天条规定仙人与凡人不能结合,这代表的是法理;
  织女与牛郎就是要两情相依,这代表的是情欲;
  押解织女回天庭,这象征着法理的执行;
  银河划下的距离,这象征着人世间总有逾越不了的距离、现实中总会存在的障碍;
  而一年一度得以相会一次,就是在情与理之间留存的弹性空间。
  所以探讨天人和凡人之间能不能结合、追问牛郎和织女能不能在一起,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人,都要不得不去面对情与理之间该如何抉择、如何平衡的考验。如果偏重情欲多了,就必然要交付法理的代价;如果背负法理多了,又必然要偿付情欲的丧失。
  对于社会规律也是这样。有时候情欲泛滥,就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有时候法理沉重,就开始倡导解放人性、肯定人情,比如欧洲文艺复兴的发起、中国《牡丹亭》的产生,等等。
  法理和情欲也可以不是决然对立的,而是互相平衡的关系。比如这个民间故事里,王母娘娘连银河都能造就,难道打散一群喜鹊做不到吗?当然不可能。但是她和天庭偏偏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了鹊桥的存在,让牛郎织女有一个宣泄情感的通道,让世人也有一个圆满喜剧的寄托。这就是情与理之间重叠馄饨的一个合理空间。
  闺中女孩儿们遥想着牛郎织女的挣扎与幸福,也在七夕的星空下许愿,希望为自己求得一份好姻缘。所以,与上元节的“情人会”不一样,七夕节只是“情人盼”,是没有约会、没有情郎、没有爱情的空想阶段。
  其实,女孩子们的乞求许愿,与其说她们在求一段爱情,不如说她们是在求一个良人,更不如说她们是在求一个人生。
  这就涉及到古人的生活方式与婚姻观念:
  在古人看来,女儿在家是客,是暂居于娘家,只有当她出嫁、嫁到了终身仰仗的夫家、嫁往了托付整个大半生的外姓家庭里,那才算是“有家”。所以:女有夫,就叫“有家”;相对应的,男有妻,叫做“有室”;男女成婚,双方共同组成了“家室”。
  因此,女子出嫁,叫“归来”,是回归到了命中注定、三世有缘的屋檐下。古语称女孩嫁人,就叫“之子于归”。
  在《诗经》里的一首贺新娘曲《桃夭》,是为踏出闺门的新娘子送上的一首贺歌,里面就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女子归来,家室完整。因此,女人成婚,是将终身赌注给了她要陌生面对的丈夫以及她要只身融入的夫家。所以闺中女儿期许未来的姻缘,说她们甜蜜幻想爱情那是奢侈的,她们紧张揣度丈夫与夫家,那才是真实的,因为那个男人、那个夫家的好坏,决定了她无可悔改、不可转圜的下半生命运。
  七夕节,是我们臆想中的“情人节”,但古代女子甚至无缘言情、无心痴盼“情人”,只要命运赐给她的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良人”,那就是姻缘善待了她的人生。
  七夕的“情人节”,如果两心情热,那就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如果心境秋凉,那就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但无论如何,这一个“情人节”的本质:从牛郎织女的本源苦情算起,就是一个相思相望不相亲的节日,是苦中作乐而已的暂时私会;从女孩儿的闺中岁月看,又是一个望穿秋水候良人的节日,是没有良人时的一厢情愿。所以秦观最著名的宋词《鹊桥仙》形容这一个情感节点,也只好半是安慰半是无奈地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若两情相悦,自然还是朝朝暮暮的好,何必常做久别离;
  若两心相依,每一天便都是幸福情人节,不需要特定日期的苦盼。
  所以,七夕节的风俗,古代女孩的乞求,无论乞求心灵手巧也好、乞求良人姻缘也好,都有无限辛酸在其中。——那样苦苦地求盼,那样深深地许愿,那样迷信地通过游戏来求一个吉祥预兆,正是说明了女性不能自主命运、不能把握幸福的悲哀。
  而今天过七夕节,很少有人再“乞巧”了,但是反而,我们的时代靠女性的投身职业、女性的自主婚姻,完成了古时女子在星空下专注乞求的幸福人生。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
10条公交线路 配备乘务管理员
  为进一步加强公交运营安保工作,今年以来,发改委
地铁5号线部分车站亮相
  地铁5号线目前进入全线冲刺阶段,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