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鲜食玉米进京津菜篮子

08.07.2016  16:13

       鲜食玉米,市民爱吃,农户爱种,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在目前国内普通籽粒玉米销售价格低迷,部分地区出现卖粮难的情况下,鲜食玉米异军突起,已经成为种植业供给侧改革的先锋。

  截至目前,本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大约在10万亩左右,其中武清区是主力军,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2015年鲜食玉米产业链产值超过2亿元,本市鲜食玉米已经成为京津两大城市市民菜篮子俏销的优质农产品。着眼未来,鲜食玉米还需进一步做大做强,其中包括冷藏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种植等多方面。

  ■ 本报记者 陈忠权 通讯员 王建强

 

  10万亩鲜食玉米

  农民每亩增收1800元

  2016年6月5日,武清区农业局张辛庄国家新品种试验基地,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鲜食玉米育种专家、鲜食玉米收购大户、深加工大户、机械收割企业代表、本市部分区县的种植大户齐聚这里,现场参观在这里试种的两百多个国内最优的鲜食玉米品种。金黄色的甜玉米、紫红色的糯玉米、红白相间的甜糯玉米新品种,让参观的人们目不暇接,连连称赞。

  武清区农业局种子管理站负责人杨红军告诉记者,在不到百亩的试验田里,今年种植了215个国内鲜食玉米最新品种。这些新品不但产量高,而且口感好,抗逆性也很强,可以提供给全国各地的农户种植。

  记者看到,在参观的人群中有不少是来自本市涉农区县的普通农户。今年43岁的庞连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他是武清区梅厂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原来他家的农田一般种小麦和玉米,每亩每年纯收入不超过700元。后来,在武清区农业局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种鲜食玉米,一年两茬,种植效果相当不错。听说今天这里有最新的品种展示,所以提前赶到想选择几个更好的品种,秋季种植。

  种鲜食玉米,比种普通玉米每亩可以增收多少呢?杨红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前甜玉米每穗1元,糯玉米每穗0.8元,甜加糯玉米每穗0.8元左右。现在每亩鲜食玉米可以产鲜穗数量大约在3000个左右,按照每穗0.8元计算,每亩的毛收入可以达到2400元。去除地膜、种子、化肥、有机肥、浇水、收获等费用,每亩一茬至少可以获纯收入1500元。在本市涉农区县,每年鲜食玉米一年可以种两季,考虑到秋季价格浮动因素,两茬每亩纯收入至少可以达到2500元左右。如果种植小麦+普通玉米,每年每亩最多获得纯收入不超过700元,种植鲜食玉米每亩两茬可以增收1800元左右。

  武清区曹子里镇后苏庄村委王书来,也兴致勃勃地来到试验基地,参观鲜食玉米新品种。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市社科院帮扶小组的负责人张峰、刘金波等人。张峰告诉记者,后苏庄村是一个农业村,为了帮助村民提高种植效益,他们积极引导农户种植鲜食玉米。此次参观过程中,他们跟天津中天大地种业有限公司联系,选用他们的鲜食玉米新品,让村民免费试种,然后再扩大种植面积。王书来说,相信通过改种鲜食玉米,农户们会增收致富。

  武清区农业局局长武刚告诉记者,6月3日至5日,他们举办了为期3天的北方鲜食玉米大会暨新品种推介会,育种专家们带来了两百多个新品种,目的就是给农户引进最好的品种。同时还大力引进了多家收购商、经销商等,为农户开展全方位服务,目的是以武清为大本营,然后向周边区县辐射,从而带动本市鲜食玉米种植提高质量,扩大面积,成为新型支柱产业。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普通籽粒玉米,价格低迷,销售困难,农户增收遇阻。鲜食玉米,市民爱吃,农民也爱种,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让农民增收致富,是当前开展种植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条新路。本市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得天独厚,背靠京津两大直辖市,消费人群数量庞大,市场开发价值巨大。

  搞好相关配套

  让鲜食玉米种植农户无忧

  连日来,在武清区陈咀镇、河西务镇、高村镇、大孟庄镇,不少农户正在采收鲜食玉米。高温季节,虽然很辛苦,但由于增收,农户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在河西务镇大沙河蔬菜批发市场上,早晨一开门,就有很多农户前来销售鲜食玉米,金黄色的、银白色的、深紫色的鲜食玉米带着绿色的苞叶,让采购商们特别开心。

  大沙河蔬菜批发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正值鲜食玉米采摘上市期,每天鲜食玉米上市交易量达到了500吨左右。往往是一上市,就被来自京津等地的客商抢购一空。一位来自北京的采购商说,天津种植的鲜食玉米口感、外形都很不错,价格也有竞争优势。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距离北京非常近,运输仅需要短短两个多小时,可以确保北京市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吃到营养丰富的鲜食玉米。

  在武清区陈咀镇,这里作为武清区鲜食玉米种植的发源地,现如今很多农户都在种鲜食玉米。武清区农业局副局长李深远介绍,为了帮助农户就近销售,当地兴建了大型批发市场。每逢收获季节,每天大约有上百辆大型货车在采购、运输当地产的鲜食玉米。当地政府部门、交通等部门大力支持,确保道路畅通,使当地产的鲜食玉米迅速销往京津冀及南方等地区,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杨红军介绍,为了帮助农户种好鲜食玉米,他们积极引进推荐名特优新品种,然后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农户获得高产。比如,蔬菜上一般使用有机肥,大田作物一般很少用。为了提高鲜食玉米的口感,他们积极向农户介绍推广使用有机肥、农家肥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技人员还向农户积极推荐使用地膜覆盖技术,让鲜食玉米早播种,早上市,卖上一个好价钱。

  武刚告诉记者,为了把鲜食玉米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他们已经在下伍旗镇规划1万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引进了3家外地鲜食玉米育种、收购、深加工企业,带领周边农户扩大种植面积。3家企业共同投资将达到500万元,进行鲜食玉米的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示范种植。3家企业给种植的农户提供优良的鲜食玉米种子、肥料,进行回购加工,然后销往京津及全国各地,引领本市鲜食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

  鲜食玉米产业有待精细化

  品种需丰富 冷藏加工需加强

  鲜食玉米目前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介绍,1968年,我国研发出了第一个国产鲜食玉米新品种:“北京白砂糖”。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新品选育。尽管目前鲜食玉米育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依然有空白点,需要育种专家们努力攻克。

  鲜食玉米研究专家宋刚认为,现在鲜食玉米一般把产量放在第一位,认为这样可以增加销售收入。但是由于一些鲜食玉米个头太大,一般女士、小孩就会吃不完,用刀切开不方便,吃不完扔掉又特别可惜。为此,他希望有眼光的育种专家可以选育出一些小型化的高端鲜食玉米新品种。

  海南鲜食玉米收购商林萍认为,现在糖尿病人比较多,虽然甜玉米非常好,但是他们不敢吃。如果鲜食玉米育种专家可以选育出适合糖尿病人吃的鲜食玉米,销售渠道会大大加宽。另外,鲜食玉米育种还需标准化。比如,出口型鲜食玉米,对方一般都要求大小、重量一样,便于销售。但是目前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大小不一,重量更是相差悬殊,非常不利于出口。

  “佳而农”公司负责人徐主仁告诉记者,鲜食玉米要获得大发展,冷藏、深加工配套要跟进。因为鲜食玉米货架期很短,在常温下,3-4天就会变老,不能食用,因此鲜食玉米采摘后必需要冷藏,一般温度要降到0到5度左右。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有冷链运输,现在一般的运销户大都是采用加冰块的方式,给鲜食玉米降温,效果也不错,但还需探索新方法。鲜食玉米产地一定要建大型冷库,搞好冷藏。目前国内鲜食玉米大都扎推上市,影响了后续供应,造成冬春季没有鲜食玉米上市。为此,有眼光的企业家应该进行深加工,常年给市民提供不同种类的鲜食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