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1700万余元改善两村村容村貌
把土路建成可以运送农特产的道路,建设现代化的活动广场,种植树木扮靓家园。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两年来帮扶宁河镇大辛村和苗庄镇大沙窝村,通过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惠民工程、制定村经济发展方案等措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让农民增收。
1700万余元改善村容村貌
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在大辛村累计投入800余万元,新建了使用面积约26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楼,修建了约为450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广场,拓宽入村道路及村内主要道路6000平方米,修建了总长度约4000米的村庄排水管道,安装了45盏钢管路灯和6盏太阳能路灯,种植了胸径6厘米的国槐569棵、胸径8厘米的国槐99棵,在村所有主要街道两侧铺设便道砖及挡土墙。与此同时,在大沙窝村累计投资900余万元,完成村南部水井启用,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完成修建三格化粪厕所一座,解决村民如厕难问题。完成1400平方米健身广场建设,解决村民活动场地狭小问题。此外,新增绿化面积3000余平方米,大小绿植6000余株,完成255米主干道路拓宽及排水沟渠改造工程、村南1780米主干道路硬化工程,完善村内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工程,400多米的地段种植乔木与灌木进行绿化美化。两个村子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生产、生活及文化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
改“输血”为“造血”让农民增收
今年,生态城驻村工作组在大辛村实施“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村里90%的农户同意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村集体合作社。4月,大辛村“辛鑫丰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正式成立,700余亩的经济核桃林也完成了核桃苗种植工作,完成从被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而在大沙窝村,建设了200亩生态示范园区,包括建设节能温室大棚、钢骨架大棚、露地蔬菜生产示范区、优质水稻种植区。通过生产、供应可追溯并达到绿色A级标准的品牌化蔬菜等农产品,达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为解决园区及周边农产品运输不畅问题,还在村南部原土质路基的基础上,修建了长1168米的道路。
两年来,驻村工作组在大辛村共组织捐赠、慰问等民生帮扶及专业培训等活动10余次,共计人民币约58.8万元,在2014年春节期间,为村里每户村民赠送一台电视机,共计243台。针对性为学龄前儿童赠送毛绒玩具,为学生捐赠文具用品,并在节日为村中的老党员、五保户、低保户赠送米、面、油等急需的生活物资。在大沙窝村建立了困难群众的定期慰问制度,筛选出18户生活特殊困难群众和4名困难学生,形成定期慰问制度。两年来,累计投入慰问资金约6万元。(记者 王祖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