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5三夏小麦开镰 投入3100台收割机完成小麦收获

14.06.2015  18:43

    6月12日是天津市2015三夏小麦“开镰第一天”,由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天津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联合主办的现场直播,展示了繁忙的麦收场景和本市农业机械化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成果。

  麦浪翻滚,机器轰鸣,金灿灿的麦粒从收割机中“喷涌”而出。昨天(12号)上午,在本市静海县陈官屯镇西钓台村的麦田里拉开了本市“三夏”小麦开镰收割的序幕。

  “三夏”就是“夏收、夏种、夏管”,收割麦子,种下玉米,还要追施肥料确保丰产,这个时节对于农民朋友显得特别重要。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副主任胡伟宣布开镰仪式正式开始:“下面我宣布2015年天津市小麦收获正式开机了!”

  在200多亩麦田里,四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一起启动了田中作业,有十多年机收经验的农机手钱广有在麦田中操作着“谷王TB60”型号的收割机。烈日直射下,驾驶室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39度,但是钱广有说,三夏必须争分夺秒,不能有一丝松懈。

  平时工作早上五点开始干到晚上十一二点,大概可以收100多亩地。用这些机器农民就可以直接种了,头遍收后面就能种玉米了,这个效率也挺高的。

  现场麦田收割完成后,玉米播种机随后就驶入了田里,将玉米籽种、化肥一起播撒到农田中。这种收割和免耕播种的方式节约了劳动成本,使“三夏”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也避免了以前燃烧秸秆对环境的破坏。市农机办装备管理处王全兴说:“它能够在秸秆不作处理的情况下完成播种、施肥以及秸秆覆盖的作用,能够实现了免耕播种,减少了一道工序。它把秸秆粉碎以后抛洒到后面,覆盖在已经播种的地面上,起到保水保墒保肥的作用。”

  2015年,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将“三夏”农机化作业作为重点工作,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市农机办装备管理处副处长相俊红介绍说:“今年三夏的农机化作业从今天开始就算正式启动了,预计用20天左右的时间。今年农机部门计划投入3100台的小麦收割机,完成全市164.7万亩的小麦收获。播种玉米也将是投入5000台玉米播种机,咱们将投入植保机械、秸秆的粉碎还田机和其他配套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