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孔德昌:金融改革创新 天津砥砺前行
金融改革创新 天津砥砺前行
——专访天津市金融局局长孔德昌
2015年11月13日,金融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部署推动会召开。
新华网天津1月28日电(冯娟)2015年,天津金融业增加值158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9.6%,金融业增加值规模和占比均创历年来新高。金融对天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5%,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这是金融改革创新这一年来交出的成绩单。
天津金融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五大战略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发展迈上新台阶。近日,天津市金融局局长孔德昌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金融业已经成为天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就金融工作取得的各项成果以及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未来三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举措进行了详细阐释和深度解读。
2015年11月13日,天津市金融局局长孔德昌在市金融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部署推动会上发言。
新华网:天津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机制实施一年,取得较好效果,开创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全国先河,请介绍一下这项机制所发挥的作用。
孔德昌: 在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同志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天津市政府拿出60亿元作为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风险补偿金的资金规模、补偿力度和受益范围均创全国最大最多,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难题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一年来,在段春华常务副市长、阎庆民副市长亲自组织,建立并坚持“周例会、旬调度、月排名、季点评”制度推动下,我们狠抓政策载体、协议任务、监管创新、政策宣讲、产品创新、银企对接、情况督查和制度完善,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新路子。2015年全市中小微企业表内外贷款融资合计比年初新增297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45%以上,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以上。合作金融机构累计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全年发放各类经营性贷款136745笔、10533亿元,比2014年全年超增83069笔、3527亿元。其中,首笔贷款41514笔、3054亿元;信用贷款35039笔、1824亿元。全市新获得贷款企业占当年有融资需求企业的比重达到75.3%。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新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用工人数从一季度的68.4万人增加到三季度的74.1万人,且呈逐季增加态势,民计民生持续改善。中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8.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9.5个百分点;商品销售额增长17.1%,快于限额以上8.5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户均营业收入和缴纳的税金逐季增加,生产经营持续向好。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迅猛增长,也拉动了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的大幅提升,2015年全年新增贷款3438亿元,比2014年超增1100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12月15日,天津市“一助两促”工作部署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