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宵节遇上外国情人节
刚过元宵节,又到情人节。当欢天喜地的中国团圆,遇上浓情蜜意的西式浪漫,元宵配鲜花,的确是一个《特别地爱献给特别地你》的最高礼仪。
元宵节与西方情人节仅有两天之隔,两个温情的节日,漂洋过海,穿越古今,牵手串连在了一起,不知是巧合还是机缘,我无从考证。只是感慨历史的脚步与现代的摩擦交相辉映、激情相拥,成就了今日之东西方经典的盛世浪漫。
元宵节之于中国人,不仅仅是传统农历新年的结束,更是古时未出阁的女子被特许可以外出赏灯游玩邂逅良缘的节日。
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古代闺秀平日是不许踏出闺门的,只有到了元宵这一晚,可以不分男女一同赏灯玩乐,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这正好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
一盏花灯,一个动人的故事,花灯下相遇的一瞬间,彼此怦然心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人间佳话,都发生在这样一个绮丽的元宵节日里,流传至今。
元宵节又称灯节。有了灯会,就缺少不了灯联。既然是灯节,又是情人节,那么情与灯就自然要有一番故事了。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一次巧合出联回对,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宇文彦和影娘也是在元宵夜海誓山盟。“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注定了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诗情的节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也是一个可以在瞬间催生爱情的节日。
过了正月十七,按照习俗年味将随风渐渐散去,从四面八方团圆的人们,也将陆续回归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一下子从热闹当中剥离开来,心里难免感觉空落落的。所幸,热闹未完待续,无论是阖家团圆的元宵节,还是浓情蜜意的情人节,都让这个二月萌动的日子洋溢着温暖有爱的气氛。
元宵节的传统节目,无外乎和家人一起品民俗、看堂会、观彩灯、赏明月,相比之下,情人节显然更“大有文章”。也许你早已准备了一大堆惊喜,是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是散发浓香的法式红酒,还是中西合璧的红烛萤火,亦或礼物正在路上。或惊喜,或福利,或拥抱,或亲吻,一方温馨雅致的小天地,点燃热情,点燃梦想,那是爱的浪漫之夜。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表达情人节,红色最贴切不过,红玫瑰、红酒已成为情人节的标配,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为节日带来喜庆的气氛。无论是阖家团圆的元宵节,还是浓情蜜意的情人节,拥有彼此的陪伴,才是节日的正确打开方式,因为在“17”,所以很欢喜。每一段爱情,都会从激情走向平淡。细水长流的爱情,毋需华丽的修饰,而是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温暖慰藉着彼此。
在我国历代的文人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元宵节的浪漫温馨丝毫不亚于现在火爆的西方情人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土汤圆”的风头还盖过了“洋玫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乌金西坠,华灯初上,一对对情侣相约佳节,至于是手执一枝玫瑰赴约,还是互赠诗帕定情,就不得而知了,堪称千古绝唱。
元宵节的团圆美满,情人节的温馨浪漫。这是“中餐”与“西餐”的融合,这是“筷子”与“刀叉”的较量,注定了一桌东西方爱情加的“饕餮盛宴”,我只想说爱是无国界的,是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