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二次开发擦亮“卫药”金字招牌
天津北方网讯: 昨天在京召开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质量过硬、疗效确切的“卫药”品牌,再次受到国人的关注。本市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以来,已经培育出13个年销售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卫药”品牌在全国叫响。2013年,本市中成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8.19亿元,利润总额32.47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别位居第五和第三。
天津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有800多个中药准字号产品,40余种独家产品。但产品多,品牌少,全国叫得响的名药更少。专家们在对天津中药产业进行把脉后认为,传统中成药一般采用经验组方,存在剂型落后、工艺水平陈旧、质量控制水平低、品种缺乏临床定位、知识产权缺失、产品科技含量低等诸多问题,导致多数品种销售额无法实现突破,市场占有率偏低。
为了振兴中药产业,本市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针对特定中成药品种的特定问题,对症下药。项目以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关键技术为切入点,在处方优化、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剂工艺、全程质量控制等中成药生产研发关键环节开展深入研究,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几年来,本市在原有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养血清脑颗粒3个年销售过亿元品种的基础上,新增血必净注射液、血府逐瘀胶囊、肾炎康复片、清咽滴丸、通脉养心丸、水林佳、益气复脉、痹祺胶囊等8个年销售过亿元的品种,同时带动金莲清热泡腾片和葆宫止血颗粒2个品种年销售过亿元,使本市年销售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达到13个。通过项目的实施,本市在质量控制、工艺优化等方面申请发明专利75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申请痹祺胶囊、清咽滴丸等质量标准17项,获批标准8项(其中企业标准4项,国家标准4项)。同时,构建了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核心的中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平台,形成了以张伯礼院士为首、众多中青年专家组成的中药二次开发专家团队,构建了中成药临床定位、整体观系统辨析、网络药理学、工艺品质调优和数字化全程质控等五大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了产学研结合进行中成药二次开发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