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中药材齐陷低迷行情 价格走低销售也未放量

24.06.2015  18:19

    不单是高高在上的燕窝、虫草等被市场“打入冷宫”,连带“大众情人”类中药材也开始跌价乏人问津。记者获悉,包括丹参、当归、黄芪、天麻等本土热销品种也陷入低迷行情中,很大一部分缘由拜盲目种植生产过剩所赐;此外新药典出炉、药企GMP认证难以及药市严查也使得今夏药材交易量下挫。

  记者了解得知,价格走低并未引发市场热情,而对上市公司而言,自拥种植基地者受价格影响不大,药材外购者则不排除受益于成本降低,或稍降药价抢市场份额。

  这边厢,“高大上”的燕窝、虫草还在等待回暖,量价并未出现明显回升;那边厢,汤汤水水里的“常客”包括当归、黄芪、天麻等常见中药材,也齐齐陷入行情低迷状态中,且短期内暂看不到好转迹象。

   寻常中药材齐陷低迷行情

  记者获悉,目前我国大江南北生产过剩的药材可谓“广覆盖”,包括:丹参、当归、天麻、党参、黄芪、白术、生地、百合、桔梗、水半夏、旱半夏、元胡、金银花、菊花、玫瑰花、麦冬等。

  以心脑血管常用药物丹参为例,其向来坐拥“用量大、关注商家多、名副其实大宗品种”等标签,但没想到近年来逐渐陷入供大于求的困境中。据了解,连年疯狂扩种背景下,主产区山东年产量已过万吨,全国总产量达2万吨,而其实际需求量并未增加,仍在15000吨上下,过大的库存使得其行情趋弱。据悉,丹参统货去年最高位达12元/公斤,今年不少地方已破10元,尽管价格下行,但走动仍缓慢,丹参后市行情并不被看好。

  与此同时,当归、天麻等也面临窘境。由于市场货源充足,产区当归长势较好,而实际需求清淡,导致当归走销不畅,即使部分持货商积极让利出售,也未扭转货源走动缓慢景象,现统货价大约在37~38元/公斤;同样因为货源丰厚、又值销售淡季,天麻走销不畅,行情持续低迷,现荷花池市场家种统货价格在120元/公斤左右。

   价格走低销售也未放量

  “目前大部分高中低档中药材都因不同原因而进入了‘量价齐跌’状态中,但消费者似乎习以为常,并未出现大量抢购囤货现象,销售十分稳定,甚至稍显平淡。本土消费较为实在,价格走低不一定带来销售放量。”广东某药房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与前几年药材坐上云霄飞车大相径庭,为何多品种突然陷入行情低谷中?这与近年来盲目种植致生产过剩密不可分。据了解,前几年不少药材价格疯涨,有的品种涨幅大且高位运行久,如太子参从20元上下起步,迅猛突破百元大关,随后一度达到200~300元价位;三七价格也经游资炒作一路飙升,四年涨了数倍。在高收益的刺激下,非但产区药农扩大种植,非产区也纷纷改种此类经济作物。而全国大范围盲目扩大种植的后效在今年终于得以凸显,生产严重过剩,价格大幅回落。“盲目种植一直是中药材产业上游一大沉疴,越来越多品种陷入恶性循环,最终拖累行情,如当地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不进行引导,品种未来仍难回归合理价格区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从该业内人士处了解得知,尽管低价药材遍地皆是,但由于短期内看不到回暖迹象,导致经销商观望情绪浓厚,行情由此更加低迷,眼见无钱可赚,不少游资在此时选择了撤离。

   药市整顿 上市公司影响或有限

  除了供需失衡以外,几大政策因素也在影响药市温度。首先,国家食药监总局今年重点严查整顿各大药市,导致短期内交易量出现下滑;此外,新版药典出炉,对药材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也使得市场货源不佳者愈加乏人问津;另外,目前已有不少药企被收回了GMP证书,涉及中药生产的占了大多数,药企关门、行业洗牌也会使得药材用量减少、药市趋于冷淡。

  “很难说今年内药市行情会不会快速复苏。但长远来看,良莠不齐的药材质量的确可以借由各项措施上一个台阶,不再是粗放的农贸市场式交易模式。”该业内人士表示。

  其认为,上市公司受影响不大,因为出于成本、质量管控等因素考虑,不少有实力的企业均以开拓上游种植,对用量大的品种很大程度能实行“自给自足”;即使药企外购,由于“学精了”、对源头药材审核趋严,其也更多选择到产地进行考核、采购,跳过药市这一中间环节。“成本下降,净利润的确有可能增加,但发改委放开药价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排除部分中成药企业降价抢份额。”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