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创新“亮点”频闪 重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亮点1创新融资模式
在直接融资方面取得突破,其中企业债券等成功发行
亮点2开拓新兴产业
全面推动科技兴区战略,打造科技、产业无缝链接的新模式
亮点3探索审批管理机制
将部分规划审批业务由四步审批简化为两步审批
天津北方网讯: 记者日前从 滨海新区 临港经济区管委会获悉,今年以来,临港经济区围绕“创新”大做文章,在融资模式、招商引资团队建设、项目平台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取得新成绩、新突破,以保证2015年规划的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临港在金融创新,尤其在直接融资方面取得突破,对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定向私募债券、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公司私募债、境外人民币债等直接融资品种进行了尝试,其中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定向私募债券、保险债权直投计划获得了监管机构批复并成功发行。特别是近期开展的境外人民币债发行工作,更加丰富了临港的融资品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与此同时,着力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半年临港经济区为33家企业争取到了银行贷款76.88亿元。“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了企业建设发展,增强了企业在临港干事创业的信心。”临港经济区一家驻区企业负责人表示。
临港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划,今年临港经济区还要做好集团化融资工作,落实大型国有银行的大额贷款,推动与各股份制银行的融资合作;将探索基础设施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尝试设立产业基金和城市发展基金。此外,临港经济区还将通过与自贸区各功能区所属的平台公司进行合作,将自贸区政策延伸至临港经济区。
近年来,临港经济区全面推动科技兴区战略,打造科技、产业无缝链接的新模式,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开拓临港经济区新兴产业方向,上半年新增引进3D打印等8个项目落户智能装备产业园,累计引进13个项目落户智能装备产业园,总投资近40亿元。”该负责人称,科技兴区重点项目之一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展示中心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预计近期该展馆将对外开放,展馆内的展品包括搬运、点焊、雕刻、AGV等工业机器人,此外还有搜救排爆等专用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以及3D打印等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展示。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强与国家、市有关部门的合作,将临港经济区作为率先推行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试点地区,并探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四图合一”规划审批模式。此外,临港经济区还将部分规划审批业务由四步审批简化为两步审批,压缩50%的时间,将管线审批时间压缩至25%。
在创新企业服务方面,临港经济区健全完善服务企业各项制度,继续深化一站式、零距离服务。以“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为主题,做好临港“促惠上”活动,发挥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此外,还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临港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帮扶企业政策措施,完善土地阶梯定价机制,做好泰富重工等重点项目土地出让工作,保证招商引资等工作健康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今年临港经济区各项重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5%。引进45个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协议额超过530亿元。新增开工项目18个,投产运营项目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