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经济区“大干150天”全年新增绿地19万平米
天津北方网讯: 作为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区域,临港经济区在整体开发建设中,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频频上项目治理环境。今年以来,临港开展了“大干15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39处市容环境问题彻底整改。目前,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港区以三纵四横迎宾路网为重点,全天候清扫港区207万平方米道路,同时加大绿化美化力度,全年新增绿地面积19万平方米。力争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的样板。
今年以来,在市容环境保障方面,临港经济区社发局组织综合执法和环卫部门,加强市容卫生和环境秩序管理,在道路日常保洁良好的基础上,重点清理各类无主垃圾,对施工污染及时清理、清洗,全力将黄河道、渤海十路等七条主干道路打造成达标示范道路。同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完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开展控煤、控工业污染、污水处理厂异味治理、扬尘治理等专项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清新空气、清水河道等专项行动,推进环境监测和应急管理中心项目建设。
据了解,今年,临港经济区新建了20余条道路,新增雨污水管道6.3公里;完成28个路口的信号灯安装、调试以及沿线标志牌、路名牌安装工作;建成临时排水管渠5公里,设置临时排水泵点6座;全力推进环境监测和应急管理中心、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第二消防站等亚行项目建设,开工实施11条道路绿化工程。
此外,临港生态湿地公园景观提升工程目前也已完成,该园充分考虑并利用外围河流、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条件,构建了“蓝脉绿网”的园区生态网络,以及临港“一心一带三横两纵”的景观生态安全网络格局,力争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临港经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行动的展开,将进一步提升港区环境质量,也将为实现“到2020年,临港经济区年工业产值8000亿元以上,港区吞吐量1亿吨,就业20万人以上,真正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这一目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