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于家堡高铁站:换乘最远200米步行不超5分钟
天津北方网讯: 作为京津城际延伸线的终点站,于家堡高铁站一直保持着一股“神秘”色彩。在这座国内最大最深入的地下高铁站即将启用之际,于家堡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总工程师、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的马瑾,首次全方位揭秘于家堡高铁站的“不一样”。
穹顶重量相当于
半个埃菲尔铁塔
于家堡站外表设计以大海为灵感,透明穹顶西北望去犹如贝壳,东南望去仿佛蓝鲸,而这种“贝壳”形大跨度穹顶是国际首创。“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个结构有点儿类似鸟巢。可鸟巢内部有混凝土承重,这个全部是钢结构承重的。”马瑾介绍。“贝壳”南北向长143.9米,东西宽80.9米,最高点离地面25.8米。穹顶重达4200吨,相当于半个埃菲尔铁塔重量,主要杆件采用36根正螺旋和36根反螺旋曲线钢箱梁相互交叉连接,中间却没有任何支撑物,全部是钢结构承重和周边36个基座施力,这种工艺在国际上都鲜有前例。
银色薄膜有三层流光溢彩闪微光
基于对地下站房采光和穹顶承重的考虑,于家堡站穹顶采用了钢结构和膜结构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膜结构采用新型建材ETFE膜材料,具有抗撕拉极强、抗张强度高、中等硬度、出色的抗冲击能力、伸缩寿命长、透光性强等特点,仅依靠自然雨水及风即可完成自洁,还会根据气温、湿度变化自动连接电脑进行充、放气。马瑾介绍:“这些银色薄膜与水立方材质一样。不同的是,水立方是双层膜,是不透明的,而于家堡高铁站用的是三层,两层膜之间还有一层膜,有点像两个并列摆放的气球,于家堡使用的膜是透明的,在夜晚,当白色的灯光亮起时,车站看上去像是闪着微光的贝壳。”据了解,整个穹顶共由900多块菱形块构成,通过灯光的明暗调节,可为市民呈现出流光溢彩的美丽效果。
四面八方进出各层自由“切换”
于家堡站交通枢纽设计为地下三层、地面一层。地面层有城际铁路地面站房及旅客、车流的出入口。地下一层站厅层设有城际铁路售票、候车、出站厅及地铁B1、Z1、Z4线站厅层,和出租车停车场。地下二层轨道层设有城际铁路站台层及地铁B1、Z4线站台,以及停车场。地下三层为地铁Z1线站台。
目前于家堡高铁站正在进行工程验收。位于地下一层的售票大厅,使用的各套设备已全部就绪,通道两侧的安检设备、16台自动售票机以及整个售票窗口全面完成调试。候车座椅摆放完毕。启用前,京津城际延伸线将完成信号、行车等各个系统的联调联试。经过反复试跑,线路已具备运营条件。
开通后,如何进行换乘是市民格外关注的问题。马瑾介绍,整个高铁站一共有11个出入口,各层之间的换乘最长步行距离不超过200米,基本在5分钟内可以完成:1.四面八方都能进出站。地面设置东、西、南三个方向入口。位于地下东南侧和西南侧的出口和于家堡地下空间连通,乘客出站后可由此直接进入地下商业街,地下10号出口同南侧的5万平方米高层相连,乘客也可从地下直接出入于家堡高铁站。出租车落客在地面;2.坐地铁很方便。预留地铁主要分布在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乘客可在地下一层的公共大厅,买票后进站上车;3.火车换乘也省事。火车换乘地铁通过位于北侧和南侧的通道直接进入到地下一层的换乘大厅,买票后可换乘地铁。火车换乘出租车可从出站口进入候车站台,乘车离开,出租车候车数量可达到100辆左右;4.想坐公交也容易。公交中心能容纳6至10条公交线路,公共停车场可容纳500辆社会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