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化到“智慧交通”,还要走过哪些坎?

18.04.2016  11:21

时间:2016-04-15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刘布阳

蓬勃发展的智慧交通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

  从交通信息化到“智慧交通”,还要走过哪些坎?实现真正的智慧交通,有哪些关键环节要突破?智慧交通市场的前景如何?日前,在第十八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上,众多交通信息化领域的专家针对智慧交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信息化到智慧 还需共享互通

  “‘互联网+’将重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模式。”与会专家们不断强调着这样的共识。新技术浪潮正袭卷交通运输行业,“互联网+”正成为发展新引擎。

  对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效,专家们的认识是一致的,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专家徐超忠认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行业要素资源数字化水平稳步提高、行业网络化协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行业智能化运行管理取得新的突破、行业信息服务便捷化程度显著提升、行业发展环境规范化水平持续改善。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交科设计院专家盛刚认为,“十二五”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成绩可圈可点,ETC发展成效突出,高速公路网运行管理水平、高速公路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各省高速公路基本建成通信干线专网,公众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以及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越来越完善。

  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成果值得肯定,但也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信息化程度提高并不等于实现了“智慧”发展,其面对的挑战主要有:孤岛众多,融合困难;投资巨大,效果有限;技术丰富,业务不畅。

  据分析,目前,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各业务领域、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深入、不可持续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全局性、系统性、协同性应用不足,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等问题没有实质性改善,基础信息能力薄弱、整体性应用缺乏、信息服务品质不高、市场活力激发不够等问题依然突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让“智慧”理念落地,全面提升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还要走过一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辛发展路。

  “感知”是“智慧”的前提

  “智慧”在具体领域到底应该呈现怎样的状态?长安大学专家靳引利认为,智能,解决的是可不可干的问题,注重过程;智慧,解决该不该干的问题,注重结果。

  他认为“智慧高速公路”应该能够提供出行所需的全面信息,并通过信息技术与控制管理技术,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高效、舒适和环保。“智慧高速公路”在运行交互上,体现与驾驶员的直接交互、与计划出行者的交互、与实时业务管理者的交互、与管理决策者的交互。

  许多专家的报告提到了“感知”这个概念,“智慧”的实现前提是“感知”。如对公路运营管理状况和突发事件能够实时感知,能及时做出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方案,这是“智慧”技术在公路领域应用后应该达到的效果,实现这一切,需要海量的数据,而通过对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并发掘出大数据内在的规律和价值,便是“智慧公路”需要做的事。

  实现“智慧”理念,把握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徐超忠认为,交通运输部门应遵循“全面感知、泛在互联、便捷交互、协同融合”的客观规律,通过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规范引领,积极推动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实现创新发展,从而打造全新的交通运输服务升级版。

  记者了解到,在“智慧高速公路”的探索和实践中,已有不少喜人的进展。云南在“智慧高速公路”发展中,着力提升高速公路网应急、运营、养护管理和公众出行服务水平,设计建设基于GIS平台的感知系统,和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云计算中心,以及智慧高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并构建微信平台、手机APP、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统一发布的公众出行服务体系。

  智慧交通市场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智慧交通领域的投入将接近3800亿元,智慧交通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会上,专家对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乐观。据了解,目前,国内从事智慧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大批企业依托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已成长成熟起来。

  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石旭刚对“智慧高速公路”技术需求的判断是:物联网技术可全面感知、智能处理,为人、车、路、货、系统之间的相互识别、互操作或智能控制提供了无限可能,车联网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公路相关信息在各种方式间的顺畅传输、交换。“智慧高速云”的建立将打破“信息孤岛”,彻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联互通。大数据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高速公路的各种信息数据的价值,盘活现有数据,进行应用、评价、决策,服务于高速公路的管理。

  北京亚邦伟业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的林莹亮分析,未来“智慧高速公路”发展,必将对高清监控设备需求大增,保障信息高速传输、安全交互和承载大量IP数据业务的技术需求也将十分强烈。

  此外,与会专家认为ETC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目前,我国乘用车达1.6亿辆,而ETC的用户占比仅为19%,用户拓展空间十分广阔,另外,未来在出租车、客运和货运车辆上推广使用ECT后,市场前景更具吸引力。

  记者在会场展览中看到,许多企业带来的“升级版”技术令人眼花缭乱。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能够提高不同厂家OBU设备的兼容性,大大提高ETC车道通行效率;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演示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可令用户通过手机软件,远程掌握路侧是否有空余车位,并可实时预订;某公司开发的一体化收费亭,将收费、照明、供暖、空气净化等功能分别集纳成标准模块,以无线方式联接,整条路的收费亭可远程预制,集中运送到现场安装,施工便捷、维修方便、功能更佳……

  据了解,在本次会议的技术产品展示会上,共有230余家厂商参展,展示了高速公路信息化整个产业链各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代表了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