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原89”亩产量超过800公斤

24.10.2015  18:51

    10月稻田,一片金黄。

  10月17日,在天津市农业局原种场位于宝坻区袁罗村高产稻试验田里,金黄的水稻已经到了成熟收割的季节,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为更好地向稻农推广新品种,市农业局特意邀请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陈温福为组长的专家团前来对“津原89”实地测产、评判。只见陈院士弯腰仔细查看着稻穗,再用手捏着稻谷,然后高兴地对原种场副场长于福安说:“你们选育出的‘津原89’真是一个好稻种,亩产量估计会超过800公斤。”

  上午10点,“津原89”水稻实地测产开始。原种场育种人员迅速在千亩稻田里划出了3个各1亩见方的收割测产稻田,进行现场收割,现场称重。只见一台红色的水稻收割机快速地收割着第一块稻田,不到30分钟收割完毕,36袋稻谷被搬运到田头进行称重。市种子站站长张俊英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郑爱军认真地称重,然后检测稻谷的湿度,最后得出第一个地块亩产量为871.26公斤。

  市农业局副局长陈吉顺告诉记者,“津原89”是原种场经过多年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它是常规稻,去年小面积种植,结果做到了既高产又优质,今年在一些大户稻田里进行大面积试种。如果获得成功,将会使更多稻农增收致富,也会让市民吃上优质稻米。

  上午11点,第二块、第三块测产稻田收割、称重完毕。去除杂质和水分后,其亩产量分别为908.60公斤、828公斤,三块测产田平均亩产量为869.28公斤。于福安告诉记者,“津原89”除了高产以外,还具有生长整齐一致,活秆成熟,无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发生的突出优点。

  今年60岁的稻农张德金笑着说,今年他和4个伙伴承包种植了2000亩水稻,品种就是“津原89”,亩产量比其他品种多收100多公斤,2000亩稻田可以多收20万公斤,按照每公斤稻谷2.6元计算,可以增收52万元左右,非常满意。

  “我说亩产量会超过800公斤吧!这个水稻品种完全达到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要求,可以大面积种植。”陈温福笑着对于福安说。“‘津原89’选育成功的意义在哪里?”记者问道。陈温福告诉记者:“京津唐地区昼夜温差小,水稻很不容易高产,‘津原89’能做到高产优质,在该地区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个品种不但在华北地区可以推广种植,还可以推广到黄河及以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