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九万亩春玉米实现百分之百精量化播种
首先来关注“来自春耕备耕一线的报道”,进入谷雨节气,天津市北辰区九万亩春玉米的机械化播种工作全面展开,实现百分之百精量化播种。这种模式省种、省肥又省工,助力农民丰产增收。
北辰区上蒲口村的田间地头,一台激光平地机刚把十几亩地块平整完,深松机和旋耕机一前一后紧跟着开了进来,不一会,土壤就变得松软平整,具备了播种条件。这时,在田梗边等候多时的玉米精量播种机进场作业了。与一般的播种机不同,这台播种机前有肥料箱,后配镇压轮,撒肥、播种、镇压保墒三个环节同时进行。正在指挥作业的北辰区农机发展服务中心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秦瑞海说:“精量播种株距在二十五厘米,每穴一粒,播种深度两到三厘米,播种量每亩一点五公斤。肥根据土壤的条件可以适当调整,从二十五公斤可以调到八十公斤,肥的深度八到十厘米。”
深层施肥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精确播种能减少不必要的籽种浪费,这是精量播种技术最大的优势。据了解,传统的玉米播种方式撒种量比较大,每亩地最少也要三公斤,出苗率虽然能够保证,可往往一个穴里能长出两三棵苗,需要靠人工间苗来调整株距。而有了精量播种技术,繁重的体力劳动完全可以省去。上蒲口村的种粮大户孙德虎承包了两千多亩大田耕地,还是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他说:“第一个效益好,省种,比如说一亩地四千棵,定完后它就能保证。不用撒肥了,不用间苗了,这些都省了不少人工,一亩地得节省两三个工,按现在来说得在四百来块钱。”
尽管采用精量播种每亩地需要一百多块钱的农机作业成本,可综合算下来,孙德虎每亩地依然能够省下三百块钱成本。可最初,北辰区农机部门推广玉米精量播种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大部分农民持怀疑态度,宁肯多撒种,多撒肥,再费力间苗,也要保证出苗率。面对这种情况,农机部门坚持每年定期召开新技术示范推广会,春耕时让农民现场观看精量播种机作业,详细讲解作业原理,收获时,又让农民亲眼见到丰收效果,帮农民算成本账。到二零一二年,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开始在全区广泛应用。区农机部门又通过实惠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推广玉米精量播种机的使用。秦瑞海说:“我们又加大了对精量播种进行补贴,在央补和市补的基础上,我们区里又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补贴,央补和市补百分之三十,咱们区补一般是百分之二十,总体来说是百分之五十,这样使农机户能够购买这些设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孙德虎的农机合作社刚通过农机补贴购买了一台新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加上原有的两台,不仅能满足自己种,还要到别的镇、村跨区作业。预计今年春耕生产,合作社仅玉米精量播种这一项的作业面积就能达到九千亩。“现在国家补贴太好了,要不补贴我们也买不起这么多机器,又增加我们的作业面积了。今年比头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增收能在六万多块钱吧。”
截至目前,北辰区玉米精量播种机的保有量已增加到六十多台,足够全区九万亩春玉米播种使用。区农机发展服务中心赶在春耕生产开始前派出技术员,深入各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家中,指导他们及时检修保养机具,并开展技术培训。春耕开始后,又统一组织,合理调配农机作业区域,不误农时地开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