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首批黑名单3人上榜 记录期限分为1年和2年

12.04.2016  08:35

   天津北方网讯: 今年2月1日开始实施《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首批3名旅客被“记录在案”,记录期限分别为1年和2年。这3名旅客,均在搭乘民航班机出行时发生了不文明行为,并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理。

  其中,旅客乔某在飞机下降阶段违规使用平板电脑,且不听从机组人员多次劝阻,公安机关对其行政罚款200元。旅客邓某在经过安检时被查出其随身携带的挎包中有牛奶,邓某拒不执行安检规定并将牛奶砸向工作人员和安检X光机,公安机关对其做出了拘留10日的处理。旅客高某因不满所乘航班延误,将航空公司处理旅客安置问题的工作人员推倒在地,造成现场秩序混乱,公安机关对其行政罚款200元。依据相关办法,乔某和高某被列入记录1年,邓某被列入记录2年。

  此次首批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发布,标志着该项工作真正进入常态化实操阶段。接下来,还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确保信息记录公平公正、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使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据悉,中国航协将定期从民航局获取不文明行为旅客信息,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年至两年,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同时,中国航协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向航空公司、中航信等单位告知记录信息。被列入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旅客如对记录有异议,可提出申诉,中国航协自收到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诉人做出答复。异议处理期间,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管理不受影响。

   不文明行为主要分10类

  -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及登机口(通道)

  -违反规定进入机坪、跑道和滑行道

  -强行登(占)、拦截航空器

  -对民航工作人员实施人身攻击或威胁实施此类攻击

  -强行冲击驾驶舱、擅自打开应急舱门

  -故意损坏机场、航空器内设施设备

  -违反客舱安全规定,拒不执行机组人员指令

  -在机场、航空器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妨碍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或者煽动旅客妨碍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