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
开展应急救护工作作为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目标的具体要求。
2012年至2015年,由市应急办和市红十字会共同组织实施的应急救护培训宣教工作连续4年被列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本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已成为常态化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走近百姓身边。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截至目前,本市已累计培训各类师资1081名,红十字急救员认证培训近23万人,市民普及性宣教人数达117万人次,调查显示,市民对应急救护工作知晓率达到69.7%。
面向公众传播应急救护知识
衡量社会急救能力水平,不仅要看急救专业人员的素质,还要看全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否在突发事件面前人人敢救、人人能救、人人会救。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通过各种活动面向公众传播应急救护知识。从2014年3月开始,市红十字会每周六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讲堂”,由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通过理论讲授、操作示范、提问互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为市民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每次都吸引很多市民来积极学习。
在大力开展救护培训“五进”活动基础上,市红十字会还将应急救护培训的触角伸向服务业、旅游业、公交等部门,将应急救护知识传播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继续开展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统一教程、课件和培训标准,不断壮大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志愿者队伍。
来自公交8路的张东等103名公交车司机,2012年10月参加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并通过考核成为了天津公交首批初级应急急救员。和平区红十字会还以公交8路为试点,为该线路20辆公交车配备了急救药箱,该车队也成为全国公交客运服务行业首个持急救员证上岗的车队。
2014年5月的一天,张东将自己学到的急救知识成功付诸实践。“那名乘客在天津站下电梯时不小心摔倒、腿部受伤。坐上车后,裤子从膝盖以下都被血浸透了。我把乘客的裤子卷起来,发现伤口很大,血流不止,赶紧拿出车载急救箱,对伤口做了消毒和止血包扎。”张东说。
像张师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经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救护员,通过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成功抢救了心脏骤停的亲友、摔伤的同事,为医护人员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急救培训开启生命教育新途径
为了在青少年中推广急救知识,市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在各大高校普及推广初级卫生救护、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本市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设立相关课程,并在各项校园活动中融入应急救护知识的相关元素。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在新生入学军训期间,将红十字救护培训纳入到军训课程;天津民航大学乘务学院多年来一直把应急救护课程作为该学院的必修课;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应急救护内容的选修课;天津青年职业学院管理系社区专业和民政专业学生实践课16课时全部用来急救知识的学习,考核合格的由天津市红十字会统一发放急救员证……
学会急救技能,使学生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生命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新途径。
应急救护融入城市和市民生活
“在突发事件面前,如果多一项自救本领、多一点应急常识,在抢救的黄金时间及时正确施救,就可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急救护关乎民生,需要相关部门配合,更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应急救护要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的生活。”
据介绍,下一步,市红十字会还将通过打造大众卫生和供水两支新型应急救援队,在本市公共场所和繁华景点广泛设立用于患者心搏骤停后的早期除颤AED机,与多部门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应急救护知识,增强学习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的意识,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