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上游人吃喝欢快 热闹过后花坛狼藉一片

25.02.2015  13:53

  春节假期,本市古文化街游人如织,然而就在人们逛庙会品小吃的同时,附近花坛却成了“临时垃圾桶”。记者采访发现,在小吃摊位集中的区域附近缺少垃圾桶和保洁人员清扫,随意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背后也存在着管理缺失的问题。
  昨天12时许,记者在古文化街天津民俗博物馆南侧门前的支路上看到,路边摆放着不少烤串儿、茶汤等小吃摊位,而此时正是游人集中的午餐时间。不少人驻足购买小吃,为了方便就餐,很多人会走到不远处的花坛处,坐在花坛边品尝小吃。美餐后,人们顺手将竹签、餐盒、纸巾扔进了身后的花坛。记者注意到,一块长方形的花坛中,沿着花坛边扔着一溜垃圾,而另一处直径两米多的圆形花坛中已经铺满了竹签。
  坐在长方形花坛边上的一家三口吃完五六支烤串儿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把竹签扔进了花坛。当记者上前询问时,他们不好意思地说:“我们看别人都在这扔,也就随手扔了。”记者从民俗馆广场一直到“津门故里”的牌楼附近一路观察,发现竟有七八处大小花坛都如此脏乱。
  垃圾箱太少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每个摊位前都有放垃圾的纸箱,但花坛附近却没有垃圾箱。一位举着四五支竹签到处找垃圾箱的赵先生告诉记者:“人太多了,我走来走去也没找到垃圾箱在哪儿。”他表示,由于人多且多数人买小吃后都不会留在原地,所以摆在摊位前的纸箱总“吃不饱”。相反,游人边走边吃或坐在花坛边吃完小吃时,却找不到垃圾箱,才会随手扔进花坛。“从众”的人越多,且没有文明提示,花坛中的垃圾自然越多。另外两位接受采访的市民王女士和侯先生也有同感,他们提出,古文化街的管理单位应预计到游人集中,所以该增设临时垃圾箱和文明提示,提供更人性化的“硬件”。
  保洁没跟上
  “也看不见有人清扫,路上挺干净,这花坛咋没人收拾?”从东北来天津探亲的马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他们逛街时看到有人在清扫路边的垃圾,但没有人管花坛里的垃圾。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花坛中的部分竹签、餐盒垃圾不是昨日刚刚被人丢弃的,看起来已留存多日。由此可见,花坛中的垃圾确实没人及时清理。人海中,记者想要寻找保洁人员询问,但在路边等了十多分钟,也未看到有保洁人员。年逾六旬的市民程国海先生表示,虽然可以理解保洁员的辛苦,但如果有人及时清扫花坛垃圾,一方面可以减少不文明的“从众者”,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文明提示作用。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