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国际部来津采访调研侧记
27.11.2015 11:04
本文来源: 北方网
将天津的故事讲到世界去
——人民日报社国际部来津采访调研侧记
天津北方网讯: “2015年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词是‘一带一路’,天津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我们将采访调研定在这里的原因。”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吴绮敏说。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下,当前的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有哪些新进展新态势?11月23日起,吴绮敏一行17名编辑、记者开始在津城20余个采访点寻找答案。
“我们当中有一多半曾是驻外记者,我本人也去过60多个国家进行了100余次访问,但是在我们看过那么多发达国家、先进城市后,仍为自己国家拥有这样有活力、有魅力、有潜力的城市感到骄傲。”吴绮敏用“三个有力”概括了她对天津的整体印象。
同样用到“活力”一词的还有国际新闻版副主编、驻朝鲜首席记者王莉,“以前来过几次天津,都是浮光掠影,第一次能从顶层设计理念深入了解城市发展,几天下来,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个活力城市的脉动,相信下次再来时,她将又会是一番新景象。”
暨佩娟曾是人民日报驻亚太中心分社记者,多次到访过新加坡的她,对中新生态城感触颇深。“在来之前,我已经预想了它的样子,但还是被震撼到了,这是一座真正绿色的新城。”
17位编辑、记者中,还有一位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她就是曾任驻德国记者的郑红。“这次和同事们一起来天津,看着街头的美景,听着对家乡发展的介绍,真是格外自豪。特别是海河教育园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与我在德国接触的管理理念很相似,适应天津的实际。”
耳目一新、收获累累。今天,17位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将带着他们的采访答案返京。据吴绮敏介绍,采访组将从新闻、言论、对外宣传三方面将天津元素注入到国际报道中,将天津的故事讲到世界去。
本文来源: 北方网
27.11.2015 11:04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