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排水队员的不眠之夜
“这场雨从16:10开始下,现在我们这个排管所的22个泵站、2个临时泵站全开;像咸阳路这样容易积水的路段,我们的队员已经到现场打开井盖加速排水;移动临时泵车也启动了2台,将雨水直接排入河中。现在各路人马都在抢险,今晚是我们排水工作人员的不眠之夜。”第二排水管理所副所长孙智超告诉记者。昨天本市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市排管处及时启动Ⅲ级黄色预警,其下属单位采用多项应急措施排水。
昨天21时许,记者来到密云路泵站,6台污水泵、6台雨水泵都在工作中,抽水的声音震耳欲聋。记者发现,泵站的进水池处多出了5台机器,不断地分离出雨水中的垃圾。孙智超介绍说:“这些是固液分离机,能及时分离出雨水中的垃圾,大幅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密云路和部分红桥区的水都从这里走,有了它,退水时间能缩短20%!”
昨天22时许,在西营门大街与津河交口,雨水干管的井盖已经被打开。移动临时泵车的管道一端接入井下,一端通向津河。随着隆隆的运转声,大量的雨水被排到河里。二所抢险队队长张新告诉记者:“井下的雨水本应经红旗路干管流到长江道泵站,再排入河道。可这里是长江道泵站排水系统的最远端和最低点,排水难度大、效率低。20:30,这里已经积水40厘米深了,正常排水需要6到7小时。这台泵车每秒能排800立方米的水,架上它,排水能快1到2小时。”
昨天23时许,记者在宜宾道与咸阳路交口看到,道路中间较高的部分已经退水了,两旁的低洼处还有较深的积水。交口处的井盖已经被打开,积水形成漩涡流入井口;井边立着围栏,水中站着几位工作人员,正在用手势告知过往的行人车辆及时避让。负责开井排水的二所罗江路站站长沈洪娜告诉记者:“这里积水比较严重,有40到50厘米深。仅靠雨水管道已经不能满足排水需求,我们就依次把污水井盖打开,每处大概需要2到3小时能排净。下午5点多,我们就泡在水里了,现在已经开了十几个井,每处都安排了专人提醒行人避让。这雨还在下,我们要坚持到雨停积水排净才下班。”
由于本次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南开区烈士路、长江道,北辰区龙门道、饶河里,和平区南门外大街等地区出现短时积水。昨天20时,除南开、北辰等重点积水地区,本市大部分地区积水都已退净;今晨1时许,中心城区积水全部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