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情报让天皇表弟毙命
今晚网讯 (记者 郭熠)在蓟县白涧乡天平庄中心小学门前,立着一块抗日战争纪念碑——天平庄地下情报站。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平庄孟宪之从敌人内部搞到我们所需要的情报和物资,为抗日做出了突出贡献。”63岁的蓟县地税局退休干部、文史学者张永告诉记者,孟宪之抗战时期是冀东情报站站长,他曾多次深入虎穴获取情报,让敌人的清缴行动破产。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残酷进攻盘山抗日根据地,我党决定在敌占区建立地下情报站。“孟宪之表面上是伪保长,但实际上是八路军的地下情报站站长。”张永告诉记者,孟宪之出身文化家庭,为人精干,对日军侵略行径恨之入骨,在我党干部李尚武的发展下,开始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建立天平庄地下情报站。
“为了保密,该情报站就在孟宪之家里,由他和儿子孟庆廉两人运行。他利用公开身份,倾其家产,博取日军驻蓟县顾问柿岛信任,与柿岛拜把子结为‘兄弟’。”张永说,“那时候,日军到处搜捕八路军伤员和干部,而孟宪之总是在敌人扫荡之前就刺探到情报,让儿子通过空钢笔筒或旗杆送信给八路军,使日军的多次扫荡均告破产。“有一次,孟宪之从柿岛口中得知,日本天皇的表弟赤本来到冀东,他立即送出情报,使八路军得以在遵化将赤本击毙,这件事震撼了日本朝野。”
1942年8月,孟宪之因汉奸告密被敌人抓住,虽被施以重刑,却始终守口如瓶。孟庆廉去探监时,他偷偷用暗语叮嘱儿子,掩护藏在家中的县妇救会主任林江和另一位战士离开。“第二天,孟宪之被恼羞成怒的柿岛当众残忍杀害,他就义时年仅38岁。”张永说。
“我和谢春树等几位同志,通过发掘史料和多方求证,多次递交材料和申请,终于在1971年使孟宪之被追认为烈士。”张永说。孟庆廉后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