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京津产业转移

07.03.2017  22:33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委书记杨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三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我们要继续更加深入地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快发展自己。”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委书记杨慧说。
   现在,沧州市与京津合作项目1050个、总投资3355亿元,一批大型央企和京津企业项目纷纷落户。“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沧州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但要形成大规模、高品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支撑却还不够。”杨慧说,除了天然优势外,沧州市还下功夫优化自身的营商环境,创新协同发展的体制环境。
    他给记者举例:去年,京冀两地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实行医药产业转移异地监管,在全国首开先河,打破了阻碍京企外迁的壁垒,沧州开始产出“北京药”。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因此成为河北省承接北京医药产业转移的唯一园区。此后4个多月的时间,签约药企迅速增加到68家,总投资218.5亿元。
   “正如这个园区的企业一样,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既需要硬平台,也需要软服务。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政策上的协同对接,也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杨慧代表说。
   杨慧代表认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还需要在加快承接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目前,河北省正在重点抓好曹妃甸区、渤海新区等11个省级重大承接平台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沧州市将着力提升沧州现代产业基地、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三大平台的承载能力,同时围绕全市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协同发展的示范区,打造产业协同发展战略支点。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