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马伸桥镇牛各庄村粉条产品打出自己品牌
眼下虽然是冬闲时节,可对马伸桥镇牛各庄二村的村民来说,却到了加工红薯粉条的大忙时节,村民们纷纷把红薯加工成粉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不起眼的小粉条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马伸桥镇牛各庄二村是库区占地村。日前,记者走进牛各庄二村,只见一排排刚出水的粉条冒着热气,整齐地挂在晾杆上。这些粉条层层排开,成为这里的独特景致。“别小看了这小小粉条,它可是我们村民的一大项收入。特别是今年注册了‘牛各庄’商标品牌后,红薯加工业越做越大,粉条也越销越远。”该村村主任告诉记者,今年粉条市场特别好,最贵到17块钱一斤,预计每户一冬纯收入可达十万元左右。
牛各庄村是库区村,全村270多户,耕地面积800多亩。该村生产粉条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在农闲时节把吃不完的红薯手工制作成粉条贩卖补贴家用,但产量不高,也没有形成规模。
近几年来,牛各庄村按照镇里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本村农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红薯种植。2012年,他们成立了顺广源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合作社为示范,以农户为依托,流转土地600多亩种植红薯并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他们引导本村农民利用冬闲时间,加工制作传统手工无公害红薯粉条,并为村民提供技术、管理、销售等服务。目前,全村已有近30户村民办起了粉条加工作坊,年产粉条30多万斤,当前平均每天加工粉条1000多斤,仅靠这一项平均可为每户增收10万元左右,粉条加工成为拉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今年,他们又为粉条注册了 “牛各庄” 牌商标,虽然商标注册不足一年,但“牛各庄”牌粉条却已经在我县市场声名鹊起,还远销周边及外省市场。
据了解,“牛各庄”牌手工红薯粉条色泽透明,口感细滑、柔韧、筋道,不含任何添加剂,属于无公害食品,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