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 3月调整租房补贴“门槛”

28.01.2015  11:40

焦点话题·住房保障

衣食住行”,事事皆民生之本,住的问题一直是历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焦点。今年两会,新报特别通过微信、微博、电子邮箱等渠道,向市民征集热点问题,把“公租房”、“物业”等问题“”给两会。

市民关注

网友“最爱九九

今年天津市津南区渌水道公租房什么时候入住?

网友“长发飘逸的二哥

我们家小区是保障房,一直没有物业,卫生状况不好,今年能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吗?

代表委员建议

保障房配套应加强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提升本市保障房项目配套设施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中说,保障房运行所需要的生活设施在建设规划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如:健身设施、停车位、菜市场等。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建议,今后的保障房建设中,将轻轨站或公交站点设置在居民区周边,并与商业配套设施或社区邻里中心等公共活动空间相结合,形成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社区内的主要配套商业与居民入住同期验收同期运营。

职能部门回应

围绕住房这一焦点民生问题,市人大代表、市国土房管局局长蔡云鹏昨天表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本市将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性住房今年开工建设3万套 建成7.5万套

本市今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万套,建成保障性住房7.5万套;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受益范围,今年3月起调整廉租住房租房补贴和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收入准入条件,新增租房补贴家庭1万户。示范小城镇新开工安置住宅500万平方米,竣工500万平方米。

完成中心城区53个已入住保障房项目完善配套工作

关于保障房后期运营管理问题,蔡云鹏提到,本市今年推广淮河道示范区建设模式,完成包括张贵庄片区在内的中心城区53个已入住保障房项目完善配套工作,推动中心城区新建在建保障房项目规范实施绿化建设,通过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强化社区管理、规范物业服务、美化小区环境、提升绿化景观、增设交通线路,进一步提高项目居住品质。

小光明里和马占山旧居(先农社区博物馆)实现运营

今年还将完成五大道核心区48幢、4.1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外檐整修工程;启动先农二期和润兴里新建建筑施工,年底完成主体竣工,小光明里和马占山旧居(先农社区博物馆)实现运营;进一步加强运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运营收入、文化品位和服务品质三提升;做好五大道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完成人文资料挖掘、服务产品策划等工作,全面提升历史风貌区文、商、旅功能,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亮丽名片。

改善约12.5万户散片旧楼区

居住条件环境

旧楼区改造方面,为进一步扩大旧楼区提升改造受益面,改善散片旧楼区群众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新旧居住区均衡发展,2015年对中心城区散片旧楼区进行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9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853片、820多万平方米散片旧楼区改造,采取多种形式落实后期管理,确保修管衔接,改善约12.5万户散片旧楼区群众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新旧居住区均衡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鉴于散片旧楼区具有点位多、楼房情况差别大等特点,突出“以区为主、条口服务”的原则。鉴于非成片小区分布散、点位多,2015年3月份启动开工,5月底前全部小区开工,8月底全部小区基本竣工,9月底完成验收工作,相关部门推动工程按时间节点完成。完成危陋房屋改造20万平方米。西于庄安置房和苑工程今年分两期交房,分别是今年中期和年末,近万户居民将喜迁新居。同时,今年将巩固物业管理全覆盖成果,上半年基本完成以管理住宅为主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实现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全覆盖。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