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催化剂”
两年前的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被各界寄予推动改革创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厚望。
如今,天津自贸区的本地改革任务完成近九成,自主制度创新举措“落地率”达到96%,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助力明显,用事实交出了不俗的答卷。
是制度创新高地
更是企业发展“福地”
截至2016年底,天津自贸试验区新登记市场主体2.78万家,注册资本9619亿元人民币,新增市场主体数超过设立前历年总和。
今年年初,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区片区正式推行“税务综合一窗”。税务办事窗口由一名受理人员、一台装有国地税两个系统的电脑组成,不分国地税事项,一次进件就能办理。“以往需要先国税、后地税、再国税的复杂流程,现在一次进件就办完了。”天津市滨海财务服务中心办税人员张凯说,天津自贸区的一项“微改革”,让企业少跑很多路。
“税务综合一窗”只是天津自贸区大力推进改革的一个缩影。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告诉记者,天津自贸区坚持推进制度创新,截至目前,天津全市31个单位牵头承担的90项改革任务已完成80项;两批175项自主制度创新举措中有168项落地实施。
挂牌两年来,天津自贸区在制度改革方面成果丰硕。三个片区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行政审批机构和综合受理单一窗口,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和简易注销登记制度,降低了企业设立和退出成本;在全国率先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将涉税事项纳入联合审批,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果。
做协同发展“催化剂”
当区域转型“新引擎”
近日,日本物流企业雅玛多与国内著名跨境贸易全产业链服务商威时沛运集团签署战略投资协议。这是京津冀跨境电商产业联盟促成的又一起成员企业“强强联手”的案例。
威时沛运集团总裁张珩认为,通过打通跨境电商进出口服务,不但将助力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天津口岸“买全球”“卖全球”,还将带动和帮助京冀部分传统制造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赋予天津自贸试验区的特殊使命。”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恩专认为,挂牌两年多来,天津自贸区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
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介绍,天津自贸区着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如实施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北京、河北企业通过天津海港口岸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缩短3天,通关成本减少近30%。实行京津冀跨区域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和“进口直通、出口直放”一体化模式,通关时间平均每批货物节省0.5天,每标准箱节约物流成本120元。
为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16年8月30日,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在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正式设立。目前,基金管理运行已步入实质运作阶段,财政引资“蓄水池”功能初显,11家投融资机构与引导基金形成合作意向。
“现在有大量京冀企业来天津自贸区,他们不是把原有模式在天津复制,而是借助天津自贸区的平台,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蒋光建说,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天津自贸区的角色不是虹吸区域资源的“抽水机”,而是为区域转型升级注入活力的催化剂、新引擎。
新起点上再出发
2017年一季度,我国航空公司新引进大飞机65架,其中32架由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以租赁方式引进。截至2017年3月底,东疆保税港区累计完成874架飞机租赁业务,其中包含各类大飞机660架,已经占据国内民航运输飞机机队规模的五分之一。
10年前填海造陆的荒滩和不毛之地,如今崛起为全国融资租赁业的高峰。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沈蕾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与航空租赁相关的创新结构全部源于天津东疆。
无论是“无中生有”的航空租赁,还是享誉全国的“平行进口车”,天津用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造了行业奇迹。
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天津金融业发展的新名片。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刘通午介绍,在央行正式出台支持天津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金改30条”后,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金改30条”进一步细化为69项具体措施,截至2017年3月底,已推动70%的核心政策落地实施。
截至2016年底,天津自贸试验区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达132家,跨境收支额近80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1885亿元人民币。各类保理企业达380家,业务规模占全国15%。租赁业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各类租赁公司达到2534家,其中融资租赁公司总部超过1000家。
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表示,经过两年的实践,天津自贸区已经成为区域的创新高地。
新华社记者 杨维成 李靖 邓中豪
(参与采写记者翟永冠)
新华社天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