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在北辰区集贤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正一边给秦玉荣老人量血压,一边细心叮嘱:“您的血糖控制下来了,一定要按时吃药。开春天气忽冷忽热,要注意保暖,别着凉了!”秦大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经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开药,她告诉记者:“现在大伙看病很方便,从家里走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不了5分钟,看病、取药都能刷卡,每周还有大医院的专家轮流来坐诊。”
医疗卫生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民计民生。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以深化改革、提升能力、改善服务、便民惠民为重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全市城乡居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市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截至2016年底,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1.8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9.41/10万和4.02‰,健康指标保持在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五年来,本市推进卫生资源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大型综合医疗卫生设施和基层医疗机构,南开医院、市胸科医院(迁址)、天津医院(一期)、市第二儿童医院(新建)、天津中医大一附院(迁址)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使本市的医疗硬件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极大改善了市民的就医条件。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442个、总床位6.58万张、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9.49万人,每千人拥有床位和医护人员数大幅度提升,为市民看病就医提供保障。
在实施卫生资源调整中,本市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能力建设,启动了农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打造农村15分钟医疗服务圈,相继建成了2586所村卫生室,实现村村有卫生室,让乡村百姓就医更便捷。本市还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了223个“国医堂”,使全市70个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3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有“国医堂”,实现了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初步建成了中医药服务体系基层网络,目前全市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针灸、推拿、拔罐、敷贴、熏蒸等简单方便、便宜且有效的中医特色诊疗受到市民欢迎。“以前看中医都得往大医院跑,路远不说,市里看病的人多,挂号、缴费都要排队,看一次病要花一整天时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诊疗了!”北辰区西堤头镇农民周洪民告诉记者,他家所在的西堤头村,距镇卫生服务中心不到500米,走到医院也就几分钟时间。
五年来,本市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实行覆盖城乡居民的18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推进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实施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和促进计划,惠及妇女儿童超过2000万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从30元提高到50元。截至去年底,全市建立了市级助产技术实训中心,以及市、区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中心,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5.2%和89%。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