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凝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16.05.2020  09:08

  时光的列车驶进5月的站台,又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

  着力加强和改善的领导──7年前明媚的阳光下,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考察,对天津给予重托、赋予重任、寄予厚望。

  谆谆教诲仍在耳边回响。海河儿女坚守着对党的绝对忠诚之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城乡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民计民生持续得到改善……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份份优异答卷的背后,凝聚着天津党建工作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主题教育淬炼党性  ──  一场洗礼触及灵魂

  时代变迁,初心如磐;岁月更迭,使命在肩。

  2019年6月3日,天津大礼堂,一场扣问初心的动员部署会拉开帷幕。问一声“我是谁”,道一声“为了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当中全面展开。

  这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洗礼,是一次全体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大扫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这对于正处在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紧要关头的天津来说,意义重大。

  点亮信仰灯塔,践行初心使命。

  静下心、坐下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举办两期读书班,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筑灵魂、强党性、增本领,在思想政治上检视、剖析、反思,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通起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闭门”抓学习、“开门”找问题、“出门”抓整改、“上门”解难题。问题在哪里,用力方向就在哪里,大家真正地沉下去,一个个难题有了破解的实招、硬招。

  围绕“一老”等民生重点问题,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进行专题调研、悉心听取各方意见;面对“一小”的社会呼声,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新增幼儿园学位6万余个;针对门诊挂号难的问题,整合网上预约挂号平台,实现看病就医“一码通”;对于老年人提出的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问题,社区开办“手机课堂”、入户教学。

  群众不仅看表白,更要看表现。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10个巡回指导组,开展暗访抽查。在津云客户端开设“民意直通车”留言板,依托便民专线开通主题教育民意热线,“开门”听民意。

  “赶考”路上,学好“新思想”、用好“金钥匙”,上好“必修课”、练好“基本功”,才能掌握“看家本领”。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这个大熔炉中,接受了思想的洗礼,淬炼了党性、提纯了初心。

   战区制、主官上──  一根钢钎插到底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这一年,我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进行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为创新社会治理列出了“天津算式”。

  去年初,我市将“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列为“一号改革创新工程”。建立健全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基层治理应急处置、综合执法联合查处、服务群众快速响应、重点工作“最后一公里”落实机制。将全市视作一个“战区”,16个区、248个街镇、5205个社区村层层划分为“分战区”,赋予街道对区职能部门的“吹哨”调度权、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各战区党委书记是该区域社会治理第一责任人,夯实街道战区地位,确保党的领导“一根钢钎插到底”。

  “这个举措好,上上下下全都动员起来了,咱老百姓的大事小情主官直接管,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为嘛愿意跟党走?遇到难事儿,时刻有党组织在身边、有党员在身边,心里踏实!”群众的感受最说明问题。

  红桥区实行区职能部门及其执法力量常驻报到机制,列举28项重点事项,形成了“吹哨”调度事项清单。各街道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就疑难问题直接“吹哨”,有关部门闻哨而动,必要时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报到。

  东丽区把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纳入智慧社会范畴,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1+7”工作体系,明确了28项重点任务,推动党的领导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全面进步,智慧社会建设全面升级。

  将“”字贯穿始终,将“”字进行到底。

  面对不期而至的疫情大考,“战区制、主官上”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的一道“军令”。一声号令,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冲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凸显了街镇、社区党组织战区地位和轴心作用。

  从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起,宝坻区宝平街道党工委书记赵雪松和他的同事们就把家安到了办公室,把办公室放到了居民区。作为一方主官,按照市区两级防控要求,赵雪松和街办事处主任孙冰靠前指挥,把全街划分为10个分战区,处级以上干部以及街班子成员全部下片带队作战。400余名干部职工以及社区网格员紧急行动起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成为特殊时期的“逆行者”。他们采取打电话、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人员动向,对全街群众进行摸排调查。

  “主官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守住了防疫阵地。正是这样的机制,使得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大大提升!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保障。”赵学松感叹。

   两新”组织党旗更红──  一根针引好千条线

  在奋斗中奔跑,在奔跑中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

  为了让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我市切实加强农村、社区、机关、高校、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党建工作,把“盆景”连成“风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滨海新区“两新”组织发展迅猛,非公企业1.7万家,就业党员2.4万名。点多抓不实、线长抓不住、面广抓不全,也是工作中非常现实的问题。

  怎么用“一根针”引好“千条线”,把各项工作“穿成串”“连成片”?

  滨海新区坚持问题导向,从顶层设计着手,结合机构改革,明确“两新”组织工委各成员单位抓党建工作职责;着眼加强重点领域党建,做强律所、民办学校、社会办医院以及社会组织、会员企业等行业党委,将各部门服务发展、行业监管职能与“两新”组织党建整合在一起。

  走进天津市大有律师事务所,党建墙、法制墙、文化墙扑面而来,党建已经成了该所一张亮丽的名片。党支部书记王健感触很深,他认为搞党建与做业务并不冲突,相反,党建搞好了,对全所业务能力、人文氛围提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律所内多名律师已成为推进新区法治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智囊专家。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

  “两新”组织党员分散、流动性大、覆盖难度高,面对这一社会新课题,西青区注重强化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推动党的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升级。近年来持续推动支部建在楼上、建到片区,在31个商圈市场全部建立区域覆盖型党组织。

  坐落在区内的外企,在区组织部门的推动下,也建立起了党组织。

  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天津西青分公司成立了“两新”党支部,有党员21名。在西青开发区工委的号召下,公司专门设计改造了一间“红色小屋”,找到党组织的党员员工,在“红色小屋”内定期进行支部学习和党日活动。

  走进这间“红色小屋”,一面鲜艳的党旗映入眼帘,入党誓词、党员义务、党员权利等元素十分鲜明,活动室铭牌、展板展架、宣传海报一应俱全。浓厚的党建氛围,让党员们找到了家。

  西青开发区工委结合企业性质、党组织特点和企业硬件条件,实施“一企一方案”,建有“红色小屋”的外资企业已达到56家。

  “‘红色小屋’不仅增强了党支部自身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也让外资企业中党的声音更加响亮。在企业里,现在已经形成了‘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党员成了核心骨干,促进了企业发展。”飞马(天津)缝纫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孙跃强说。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下,天津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中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