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津“海陆空”齐发力
天津北方网讯: 昨日,记者从天津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了解到,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是本市“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根据日前出台的《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实施方案(2015—2020年)》,未来五年,本市将加快发展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服务器等10个高端产业,确立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在这些“海陆空”项目中,都有由滨海新区及相关功能区承载实施,也透露出一系列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信息。
轿车年产200万辆
“十三五”期间,滨海新区将引进重大整车生产项目,加快乘用车传统优势车型更新换代,推出城市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中高级轿车等乘用车,掌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
到2020年,培育形成2至3家具有自主品牌、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整车生产企业,轿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年,其中,新能源汽车20万辆,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高端动力电池国内领先,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200瓦时/公斤以上,电机、电控技术和规模位于国内前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自用充电设施按需配套,公共充换电设施初步实现网络化。
此外,推动基于网联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攻克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主驾驶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建成自主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打造空客亚洲中心
未来五年,滨海新区以大飞机、直升机为主的航空装备产业将有长足发展。加快空客二期合作,2017年实现A320机型到A320neo新机型的转产,推动空客A330飞机完成及交付中心建设,打造空客亚洲中心。推进轻、中型直升机的规模化生产,推动重型直升机项目落地,填补我国直升机吨位空白。推进欧直交付中心项目,建立“小松鼠”系列轻型直升机客户化中心。
计划到2020年,航空产业规模达到1400亿元,其中航空制造业达到900亿元,航空金融租赁、航空培训和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达到500亿元。
建超大航天器研制基地
“十三五”期间,滨海新区将加快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空间站等航天高端装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型航天器研制基地。到2020年,航天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方面,加快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实施和后期系列化生产,推进重型火箭项目立项。在超大型航天器方面,重点推动载人空间站核心舱、试验舱一、试验舱二、货运飞船等超大型航天器研制和总装,开展探月工程三期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技术研究,为实现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巡回提供技术保障。在卫星制造与应用方面,重点发展超大型通信卫星,加强北斗导航设备研制,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商业化应用,拓展卫星应用领域,完善卫星应用体系。
形成海洋装备产业链
未来五年,滨海新区将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海洋工程装备标志性产品。重点发展5000吨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采油平台、海上大型钢结构和油气处理上部模块、矿业模块、生活模块、电气模块等海洋工程装备,浅海钻井平台实现规模化发展,3000米深海钻井平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此外,提升船舶设计能力,重点发展医院船、海洋科考船、双燃料客滚船、自航式开体泥驳、巡逻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以及平台供应船、钻井船、物探船、起重铺管船等海洋工程辅助船舶。重点发展钻机、海洋软管、抽油泵、螺杆泵等海洋工程设备,打造海洋工程设备配套产业链。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