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让群众享有更多更好文化发展成果
本市实施了哪些政策,让百姓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文化演出?市财政支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有哪些?城市书吧、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
9月25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时,采取了专题询问的方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深入调研,汇集了许多人大代表和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靳润成、沈家聪、吴初、刘晓琴、杨辉春、齐崴、张嘉兴、高嘉瑞、穆瑞刚委员先后发表审议意见并提出询问,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黄永刚、天津广播电视台台长王奕、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刘玉红、市财政局副局长吴丽祥一一作出回答。
近年来,本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群众,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检验公共文化服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群众欢迎、百姓喜爱。通过专题询问,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坚定目标:建立覆盖全面、充满活力、内容丰富、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实做强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享有更多更好的文化发展成果。
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文化演出走到群众身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渴望看到更多高水平的文化演出。对此,本市有哪些惠民政策?”
“通过送演出下基层、推出‘文化惠民卡’、出台高端演出补贴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文化演出走到群众身边。”黄永刚在回答提问时列举了几组数字——
“仅2014年,11家专业艺术院团下基层演出573场,受益市民27万人次;全市文化志愿者下基层演出4000余场,受益群众近百万人次。”
“‘文化惠民卡’每张面值500元,广大市民只需支付100元,余下400元由政府直接补助。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6万张卡被抢购一空,深受津城百姓欢迎。明年将进一步扩大‘文惠卡’的销售总量。”
“《支持高端演出、高端展览和公益文化普及活动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共引进高端演出32场,受益观众3.2万人次。”
在每一寸荧屏、每一段声波中润物无声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惠民工作,是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王奕在回答提问时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每一寸荧屏、每一段声波中润物无声。”
王奕介绍,利用主要新闻栏目、频道黄金时间、重要页面位置,开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以“走基层”形式,先后策划推出“家风”“我劳动我光荣”“最美家庭评选”“给孩子最有意义的礼物”“身边的好党员”等系列报道以及“道德模范事迹基层巡回讲话活动”“我奉献我快乐”等新闻与专题,搭建“身边好人爱心公益平台”“天津志愿者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王奕说,天津广播电视台还积极创作宣传核心价值观、群众喜爱的品牌节目栏目,如天津卫视的《泊客中国》节目将镜头对准生活工作在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而付出努力的外国友人。组织多种多样的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如文艺广播每月推出一场公益音乐会,部分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心目影院”活动,为盲人讲解电影等。同时,积极打造主旋律精品电视剧,提升天津城市文化的创造力、吸引力,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活动要实现“四个转变”
“本市的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了哪些成绩?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有什么打算?”
黄永刚说,本市群众文化事业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注重打造品牌,逐步形成“一区一品”的发展格局。全市16个区县均有市级以上文化活动品牌,如“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南开杯天津市广场舞大赛”“北仓杯环渤海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武清杯全国快板书大赛”“鹦鹉杯全国手风琴大赛”“蓟州杯独乐寺庙会”“滨海艺术节”等。
“新形势下,要着力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四个转变’。”黄永刚说,推进群文工作突破性发展,就要从“群众文艺”向“群众文化”转变,用“大文化”的指导思想统领全局,积极开辟群众文化工作新阵地;从“自娱自乐”向“娱人育人”转变,通过文化工作释放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使群众文化走向“自我实现、娱人育人”的新路;从“银发文化”向“全民文化”转变,激发青少年群体的参与热情,为群众文化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从“业余文化”向“精品文化”转变,吸收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群众文化,促进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良性互动。
健全城市书吧、农家书屋管理长效机制
“引领阅读风尚,建设书香天津。3599个农家书屋150个城市书吧为方便群众阅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刘玉红回答提问时说,“今年建设的50家城市书吧也即将对外开放。书屋书吧建得好,还要管得好、用得好。”
刘玉红说,今后市新闻出版局将进一步健全书屋书吧管理长效机制。在加强日常运营管理和监督检查的同时,从提高管理员业务素质入手,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创新书屋书吧选书机制,通过专家推荐与群众选书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所选书籍的可读性,针对性。同时,还要组织开展示范城市书吧、示范农家书屋及模范管理员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主题、遍及城乡的全民阅读活动,使书屋书吧成为美丽天津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市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2014年,全市文化体育传媒支出47.9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97%。
“‘十二五’以来,市财政不断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均衡化发展。”吴丽祥举例,比如,每年安排区县总规模达1亿元的文体传媒一般性转移支付;每年安排市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838万元,支持村级文化设施维护、图书补充更新等项目的实施;每年安排文体场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6700万元……
吴丽祥说,今年,市财政要加大对区县基层文体设施建设资助力度,引导区县强化投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基层文化设施运行长效保障机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加强文体设备配置更新。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群众文体活动持续广泛开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和覆盖面。
在专题询问中,黄永刚还介绍了本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的新举措和电视频道设置情况。委员们还围绕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高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等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