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机办召开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
近日,天津市农机办在滨海新区汉沽农机中心召开了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市农机办主任韦恩学、副主任李广来和技术服务处处长蒲小平,滨海新区农委副主任曹义华,大港、汉沽、塘沽农机中心领导以及农机化学校校长共计15人参加本次座谈会。
会上,大港、汉沽农机中心的领导等人分别汇报了2014年农机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开展情况,总结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参训人员年龄偏大、教学设备落后、实训基地不足等现实困难提出了相关建议。
市农机办技术服务处处长蒲小平指出农民教育培训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原则,针对成熟可靠的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进村入户指导服务,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曹义华副主任希望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紧跟农业机械发展趋势,结合新区设施蔬菜、水产养殖发展较为突出的农业区域特点,有侧重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满足农民需求,达到提升农民技能水平的效果。
李广来副主任要求滨海新区2015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培训内容要贴近农民需求,培训时间要安排充足,培训过程要组织严密,培训档案要完整规范。同时,培训机构要转变思想观念,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能力建设,争取条件创建实训基地,或与有资源的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合作,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创业能力。
韦恩学主任对滨海新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培训是农机化发展的基础,各培训机构充分发挥作用,提升了农民专业技能水平,成效明显。并对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加强宣传,站在全市农机发展的高度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让农民认识到农机带来的好处,自愿参加培训。第二,提高培训机构硬件水平。依托政策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以“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为目标,加强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第三,立足自身,开发潜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挖掘农机系统内部懂农机、会农机、讲农机的人才资源,形成梯次型的专家、师资人才库。第四,上下联动,创新培训模式。各区县之间,各区县与外省市之间要互相交流学习,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农民各级联动,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滨海新区作为全国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要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加大教育培训工作投入力度,使培训水平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