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农机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我国农机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由农机制造大国向农机制造强国转变,增强农业机械有效供给能力,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全文如下:
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
(2016-2025)
目 录
一、前言............................................. 1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一)指导思想..................................... 1
(二)基本原则..................................... 2
三、行动目标......................................... 3
四、重点任务......................................... 4
(一)主机产品创新专项............................. 4
1.新型高效拖拉机.................................. 5
2.播种移栽机械.................................... 5
3.精量植保机械.................................... 5
4.高效能收获机械.................................. 6
5.种子加工与繁育机械.............................. 6
6.烘干机械........................................ 7
7.畜牧业机械...................................... 7
8.渔业机械......................................... 7
9.农产品初加工机械................................ 8
10.耕整地机械..................................... 8
11.山地丘陵农机................................... 8
12.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装备........................ 9
(二)关键零部件发展专项........................... 9
1.农用柴油机...................................... 9
2.转向桥及其悬浮系统.............................. 9
3.农业机械专用传感器............................. 10
4.农业机械导航及智能化控制作业装置............... 10
5.无级变速器(CVT).............................. 10
6.大型拖拉机智能作业电液控制单元................. 11
7.高性能传动带................................... 11
8.高性能打结器................................... 11
9.静液压驱动装置................................. 12
10.高性能水声探测仪器............................. 12
(三)产品可靠性质量提升专项...................... 12
1.建立健全农机装备可靠性环境试验测试体系......... 12
2.加快质量技术基础平台建设....................... 13
3.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13
(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 14
1.推进农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14
2.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14
(五)农机农艺融合专项............................ 14
1.提升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能力................... 15
2.加快融合型装备和技术研发应用................... 15
3.加强农机装备技术评价和创新引导................. 16
五、保障措施........................................ 16
(一)建立部际协调机制............................ 16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17
(三)拓展金融资本支持渠道........................ 17
(四)严格行业规范条件............................ 18
(五)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18
(六)扩大对外合作与开放.......................... 19
(七)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 19
附件1:农机装备主机产品重点发展目录................. 21
附件2:农机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目录................... 33
一、前言
农业机械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推进农业机械装备发展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的客观要求,是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现实需要。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装备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已成为农机生产大国。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4523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 农机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日益增强,一些大型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积极进展,为我国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但仍存在着产品品种不全、品质不高、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共性技术研究基础薄弱、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等诸多问题,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需求的矛盾突出,亟待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农机装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任务。为落实相关要求,加快推动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研制、集成和应用适合现代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质增效需求为导向,以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现代农业建设装备支撑能力为目标,以填空白、补弱项、提质量为着力点,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强重点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与农机装备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农机装备与农艺技术有机融合,加快先进、适用、安全、可靠农机装备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促进我国由农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显著提高农机装备有效供给能力。
(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增强供给的针对性、有效性。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推动农机工业发展的首要动力,整合优势资源,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
坚持质量为先。增强质量意识,鼓励质量提升,加强质量监管,打造自主质量品牌,提高整机和主要零部件质量水平。
坚持机农联合。加强农机和农业生产部门的联合施策,增强推进合力。强化农机农艺等多学科联合攻关,促进机械、生物、信息、工程、环境等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
坚持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作用,落实完善政策,聚焦重点难点,加强支持引导,充分调动农机生产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三、行动目标到2020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满足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需求,基本满足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关键薄弱环节机械化需求。畜牧业、渔业、果菜茶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及山区丘陵等领域部分生产环节无机可用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大型高效、精巧灵活、多功能、信息化、智能化装备依赖进口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初步形成核心功能部件与整机试验计量检测开发和协同配套能力,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到50%左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点农机产品可靠性较“十二五”提升50%以上;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区域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技术模式基本建立;开展农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在重点主机产品、关键零部件领域分别形成2-3个知名品牌;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
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齐全,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装备实现有效供给,畜牧业、水产业、果菜茶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及山区丘陵等领域机械化所需装备得到基本满足。全面掌握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到70%以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点农机产品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域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技术模式更加完善;优化产业布局,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带动农机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培育创建一批专业化特色突出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行业领军企业;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
四、重点任务针对农机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实施主机产品创新、关键零部件发展、产品可靠性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等五大专项,实现农机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主机产品创新专项针对目前中高端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发展高能效、高效率、低污染的“两高一低”农机产品为目标,以完善农机产品品种为重点,提高农机产品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高中低端产品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农机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转变。
1.新型高效拖拉机重点突破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的发动机、清洁燃料与新能源农用动力、动力换档与全自动换档、自动导航作业等关键技术,研制重型动力换档、无级变速拖拉机,大型动力换档、动力换向拖拉机,大型橡胶履带拖拉机,电控喷射与新能源拖拉机,大中功率智能操控拖拉机和菜园、果园、设施园艺及水田、丘陵山地等专用拖拉机。
2.播种移栽机械重点突破高速精量排种、播深调控、种肥远距离输送、高效育秧播种、健壮苗识别、精准插秧、膜上栽植、智能化监控等关键技术,开发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花生精量播种,水稻精量直播、育秧及高速移栽、油菜直播、甘薯栽插、蔬菜高速移栽机械,以及适应南方叶菜种植的多行密距移栽机、大棚无土栽培的高速移栽机械、无土栽培叶菜棚内机械设备、移动苗床、收割机械等,形成适应不同栽培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的高效机械化栽种技术装备。
3.精量植保机械突破基于路径规划、病虫草害快速识别及数据实时传输与处理、变量喷雾控制、高地隙自走底盘的土壤-植物-机器系统适应性、基于作物信息反馈的3S技术导航控制下的精准施药、基于作业速度自动调节喷量的变量施药、在线校准等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对靶性强、可减少雾滴飘失的施药装备。围绕“四大”主粮作物及棉花、甘蔗、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研制大田机动宽幅施药装备、水田植保机械、果园和蔬菜植保设备及应用于大面积农田及草场施药作业的农用航空植保装备。
4.高效能收获机械重点突破粮棉油糖收获装备大型化、智能化、高效管控升级关键技术,研制籽粒直收和茎穗兼收等玉米联合收割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大型智能及区域适应性棉花采收机、油菜分段与联合低损收割机、高效甘蔗联合收割机、机械收获甘蔗除杂处理设备等。研发木本油料、橡胶、麻类、薯类、果蔬类等特色农作物收获技术与装备。
5.种子加工与繁育机械突破精细选别、计数包装、活性测定、DNA快速提取、无损检测分选等关键技术,研制大型种子加工成套装备,包括种子干燥、种子精选分级、种子超声波处理、种子包衣包装、种子安全储存等系列技术与装备,提升我国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
突破智能控制、自动供种、椎体分种、种盘自净、定行定量及籽粒直收、气吹自净等关键技术,研制包括小区株行条播机、小区穗行条播机、小区精密播种机、小区玉米条播机、小区玉米籽粒直收收获机、小麦小区联合收获机等系列产品在内的种子繁育机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育种装备技术体系,提升我国种子繁育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6.烘干机械重点突破在线水分测量、真空低温干燥、热风真空双效干燥、红外真空组合干燥、太阳能谷物干燥、PLC控制、多燃料系统开发、成型生物质燃料热风炉热效率提升等关键技术,优化谷物烘干过程模型、特色农副产品烘干工艺模型,开发高效能、多燃料烘干组合、智能型烘干机,提高粮食、特色农副产品烘干的生产率和质量。
7.畜牧业机械重点开发青贮玉米、甜高粱等种植、收获、加工、储藏技术装备,苜蓿、燕麦等高产牧草精量播种、禾豆混播、草场生产管理、收割打捆、储运、节能干燥及加工、青贮机械等技术装备,饲草料营养安全保真加工技术装备,畜禽生产自动化技术装备,饲料散装散运、草原生物灾害防控和高原高寒地区、黑土滩治理区、沙化草地区使用的治虫灭鼠、毒害草防控、牧草病害防治等专用机械。
8.渔业机械突破水产养殖环境智能化调控与装备保障关键技术,研制设施化养殖水质调控、精准投喂、机械化管控系统装备,研发深远海浮式养殖平台、设施及系统装备,研制筏式养殖工程化设施及机械化作业装备。突破大型捕捞装备电液一体化控制与渔船安全节能技术,研制大洋性作业渔船大型围网起网机、拖网绞纲机及连续式泵吸设备,南极磷虾专业化捕捞加工船、大型拖网加工船、机电一体化高效能渔船和节能型玻璃钢渔船。
9.农产品初加工机械重点突破粮食、果蔬等大宗及优势农产品高品质节能干燥、高通量清选、检测分级及包装、质量追溯等关键技术,开发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清选、分级、干燥、包装等智能成套装备,禽类自动分割、蛋品清洗、水产品自动剥制成套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以及转运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系统等。
10.耕整地机械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中低产田与盐碱地改造、流转土地规模化与地力提升改造、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对工程技术装备需求,重点突破土壤取样及检测校准、节能高效深松、土壤耕层剥离等关键技术,提升激光平地、深松、开沟铺管、标准筑埂等装备的技术性能。
11.山地丘陵农机重点突破轻便高效动力技术、山地节力物运技术、小型履带多功能底盘的爬坡与稳定性技术,研发适合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生产的农机装备,以及轻便化、小型化设施装备。
12.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装备重点突破大型排灌用泵及装置的抗气蚀、磨蚀技术,研发高抗堵、低流量、精准控制喷滴灌技术装备。开发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多功能中小型灌溉机组、顶部喷灌与底部微灌装置。推进智能化控制与节水灌溉技术装备的有机结合。研究区域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建立低能耗精确喷灌技术模式,提高水肥一体化装备的适应性。
(二)关键零部件发展专项针对中高档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的突出问题,加快关键零部件试验研究与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监测检验系统等试验计量检测设施与设备的建设,为高水平、高精度、高质量零部件的研制与生产提供保障。
1.农用柴油机开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Hi-Lo型动力换挡拖拉机用柴油机、全动力换挡型拖拉机用柴油机、农业机械配套用四气门柴油机。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达到国IV排放,扭矩储备35%以上,动力输出口3个及以上,噪声声功率级不高于114分贝;电控系统、后处理系统国内自主配套。
2.转向桥及其悬浮系统开发转向驱动桥,满足20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喂入量为10千克/秒及以上联合收获机需求;全悬浮和半悬浮机构,既保证驱动桥田间作业刚性的要求,又满足整机速度达50公里/小时行驶平稳和用户舒适性要求;悬浮液压结构、集成电控单元与整机合理协调匹配;转角传感技术实现转向驱动桥与整机的自动控制。
3.农业机械专用传感器开发施肥播种机械作业深度、行走速度、作业质量等测控传感器,植保机械前进速度、喷量、压力、喷洒面积等测控传感器,收获机械喂入量、清选与夹带损失、割台高度、滚筒转速、产量流量和谷物水分等测控传感器,设施栽培环境监控用CO 2 、空气湿度、温度传感器,满足主机使用需要。
4.农业机械导航及智能化控制作业装置开发生产位姿传感器、导航控制器、显控终端,满足农机自动驾驶精确导航与精准控制要求。开发生产集身份识别、导航定位、工况监测、产量监测于一体的收割机监测终端,实现农机远程精细监测与在线运维。开发生产农机深松作业检测与监视装置,满足耕深实时监测和作业精准计量要求。开发生产农用无人机用导航装置,实现航空应用远程监测与避碰。开发生产通用型增强信号收发装置,满足各类农机高精度信号应用。
5.无级变速器(CVT)开发机械和液压混合双动力、机械换挡、静液压闭式回路调速技术,电控液压换档换向、振动与降低噪声、静液压传动装置可靠性、发动机和CVT的匹配、液压机械匹配、故障诊断及应急、CVT单元制造等技术和电控系统控制策略满足大型轮式拖拉机要求。
6.大型拖拉机智能作业电液控制单元针对农具升降、载荷、入土深度控制,突破具有精确控制策略的控制器及传感器系统,形成力、位及其混合等方式的传感器精确控制,实现电控系统中数据信息的设置、采集、应用技术。突破智能阀控技术,实现变量负载传感节能,形成动力平台与作业机组的姿态控制和功率自动循环控制系统;开发绿色、节能、高效的控制管理系统,满足大型轮式拖拉机要求。
7.高性能传动带研究突破芳纶纤维、芳纶浆粕等短纤维协同补强橡胶配方并用技术以及耐热、耐寒关键配方技术,研究并优化产品结构设计,建成模拟加载载荷谱的高端试验平台,使传动功率大、传动效率高、疲劳寿命长的高性能传动带国产化,满足联合收获机械可靠性越来越高的发展要求。
8.高性能打结器开展打结器结构设计与装配研究,打结器架体批量生产技术等研究,提升打结器的可靠性,实现在方草捆捡拾打捆机上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9.静液压驱动装置
研制用于高效能联合收获机械、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且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静液压驱动装置。10.高性能水声探测仪器
研制用于海洋渔业资源水平扫描、水生生物资源科学调查以及水产养殖生物量与群体行为评估的高精度水声换能器及系列化探测仪。
(三)产品可靠性质量提升专项针对国产农机可靠性不高的突出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农机装备可靠性环境试验测试体系,推进试验验证技术在农机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加快质量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加强农机装备检测工作;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提高农机装备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1.建立健全农机装备可靠性环境试验测试体系按照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机装备认证检测体系。对涉及人身安全的农机装备,依法开展强制性认证。推进环境试验、加速寿命试验、设备可维修性测试等关键可靠性通用质量特性试验验证技术在农机装备设计研发中的应用;推进农机装备工艺一致性、性能指标保持技术在农机装备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强化可靠性基础数据信息管理,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支撑,构建面向农机装备跨地域、跨气候环境、不同作业环境的环境适用性和寿命可靠性基础数据平台,以及在役农机产品售后维修数据平台,不断提升认证结果公信力。
2.加快质量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农机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零部件性能检测认证平台。结合全国农机产业集群布局,加大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和重组力度,将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的检验检测资源统筹考虑,按照市场化原则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发展区域性综合农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提升面向农机装备元器件、零部件、功能部件及整机的计量技术支撑能力和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试验测试和鉴定能力,为行业提供首件及批次产品的环境耐用性和设备可靠性鉴定测试验证试验、可靠性加速试验等检验检测服务,推进农机装备第三方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检测工作;逐步建立以环境适应性、设备可靠性以及可维修性等质量指标为约束的市场机制,促使行业产品质量可靠性水平整体提升。
3.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农机行业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集成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鼓励企业开展可靠性控制和监督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对农机企业的设计、生产和设备控制实现从上到下的智能整合,实现灵活的规模化生产。建设现代化农业装备智能工厂,有效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和稳定性。
(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针对农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薄弱的问题,加快建设农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用标准提升推动产业升级。
1.推进农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鼓励地方创建有地区特色的省级农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此基础上筹建农机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研发设计、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和行业服务为主要任务,结合行业发展的关键需求,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合理有效的专利共享机制,并通过人才培养、成果扩散和国际合作等方式,加快实现农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农机产品技术标准,实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开发生产。加强农机评价与应用标准基础研究,增强农机农艺融合标准有效供给,促进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鼓励农机企业制定内控标准,用标准提升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实现国内农机产品标准与国际同步发展。
(五)农机农艺融合专项针对作物品种、耕作制度、种植养殖等技术不适应农机作业要求,农机装备物化农艺不足、适用性不强,种养标准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强化需求引导,加强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多学科一体化技术集成示范,建立完善农机化生产技术体系,引导促进农机装备、农业技术融合发展。
1.提升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能力优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创新团队,增加农机岗位专家,改善研发融合技术的人才结构。贯彻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6-2020)》,加强农业工程重点学科实验室、农业工程科学试验站建设,启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基地建设项目,提升融合技术原始创新的条件能力。推进农机化领域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完善创新机制,促进融合技术协同创新。
2.加快融合型装备和技术研发应用突出技术融合,依托智能农机装备等现有重点专项推进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农机化薄弱环节技术创新,填空白补短板。支持引导优势农机企业、科技创新联盟直接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农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广新模式,开展定制化装备技术研发服务。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选择10个以上主要产业、500个以上县,建立“研发-集成-应用-再研发”的循环创新应用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实施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等项目,重点支持500个县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发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作用,探索形成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引导农机合作社等新型服务主体、经营主体升级使用高质高效农机装备,整乡整县示范推广。
3.加强农机装备技术评价和创新引导通过制修订农机化标准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完善农机试验鉴定评价制度规范、发挥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的评价作用,促进农机装备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通过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增强调查针对性,强化结果应用,督促企业改进农机产品,引导农民选择适用机型。支持农机推广机构、涉农院校和企业开展农机化生产技术试验验证,促进融合技术改进完善。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部际协调机制
建立农机装备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协调机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组成。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协调机制日常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本部门加快农机装备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机装备制造大省建立相应的农机装备协调机制。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重点任务安排与农业机械行业财税优惠政策的结合,强化组织实施和领导。通过已有资金渠道支持农机装备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投入,并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可按规定申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费补贴。
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支持鼓励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在适宜和条件成熟地区鼓励开展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农机化生产作业。
(三)拓展金融资本支持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农机产业发展创新基金,在高端装备研发、信息化应用、精准、智能和智慧农业等方面提供支持。重点扶持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特色企业。引导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农机装备的持续投入,建立包括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开展大型农机产品融资租赁。
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产业政策的农机装备产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投资。对企业兼并、收购、重组予以政策支持。
(四)严格行业规范条件研究完善农机工业产业政策,规范农机行业生产和市场退出机制,避免无序恶性竞争,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对于技术含量高、装备水平要求严,且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点农机装备,包括大中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等,用好现有的行业规范管理手段,促进农机装备品牌建设,打造在重点产品、关键零部件领域的知名品牌。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国家强制性认证(3C认证)为主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与产品的行业规范管理体系。
(五)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现代工匠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加强相关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学校、职业学校农业机械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鼓励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从事农机研发制造、推广使用等工作,支持他们在农机领域就业创业,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进一步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结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优化,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农机化管理、推广、监理和试验鉴定人员培训重点项目,推进农机化管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机化培训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以及农机化职业技能开发,加大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培训力度,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六)扩大对外合作与开放鼓励大型农机制造与国外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能力。通过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降低高端产品进口依赖程度。
完善“走出去”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实施海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积极参与ISO国际标准和OECD拖拉机试验规则制定、亚太农机检测网(ANTAM)建设,支持优势企业构建国际化产业基地、参与对外援助项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农机企业全球化发展,为中国农机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发挥更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区域农机产品贸易和农机化可持续发展。
(七)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要协助主管部门,做好“农机装备发展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积极组织主机企业与零部件、材料制造企业开展需求对接,推动行业重点企业成立重点农机产品、关键零部件产品制造与推广产业联盟,协调和推进装备自主研制、试验鉴定和试验示范,加快先进高端农机产品的推广应用。协调推进农机营销网络、维修服务中心合理构建,提升营销服务水平。开展定期调研,发布农机产品发展、应用等数据;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为政府、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农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附件1:农机装备主机产品重点发展目录
类别 | 重点项目名称 | 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及性能指标) | 发展目标 |
新型高效拖拉机 | 重型动力换档、无级变速拖拉机 | 1.动力换档与无级变速(CVT)传动技术; 2.发动机与传动系匹配技术; 3.电液控制技术; 4.总线控制技术; 5.控制器软硬件开发技术。 | 完善产品型谱,提高产品动力性、经济性和操作舒适性;实现动力换档与无级变速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
大型动力换档、动力换向拖拉机 | |||
大型橡胶履带拖拉机 | 1.摩擦驱动橡胶履带行走系统; 2.橡胶履带拖拉机张紧缓冲装置; 3.重型高速橡胶履带拖拉机悬架系统。 | 填补国内技术及产品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复式、联合、高效作业要求。 | |
果园、菜园、茶园及水田等专用拖拉机 | 1.配套机具及整机布置技术; 2.静液压无级变速传动技术; 3.动力转向技术。 | 提高市场产品研究能力,形成满足国内果园、菜园、茶园及水田作业需求的专业型拖拉机产品系组。 | |
播种移栽机械 | 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智能化精密播种机 | 配套动力100马力及以上,行数12行或作业幅宽2200毫米及以上,气力式排种产品,具有智能化漏播、堵塞报警、电子监控、自动测量亩播量等功能和播种深度调整技术和无损伤气动分种技术。 | 实现自主化制造 |
少免耕播种机 | 能在北方一熟区、两熟区全量秸秆覆盖条件下进行少免耕播种,玉米少免耕播种机4行以上,小麦少免耕播种机10行以上,播种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 形成中国型少免耕播种机系列化产品 | |
高速水稻插秧机 | 工作行数8行及以上,四轮驱动、液压转向、无级变速、插深液压自动控制和轻量化,具有株距、取苗量、栽插深度调节等功能。 | 形成系列化产品 | |
水稻精量直播机 | 配套动力15马力以上水田动力底盘和50马力以上旱地动力底盘,工作行数10行及以上,机械式拓种器及气力式排种器,播种量1.5-15kg/亩,能满足超级稻、杂交稻及常规稻播种要求;具有精量排种、播深精确调控、种肥同步施用、防损伤排种、种肥气流集中输送、漏播堵塞故障诊断等功能。 | 形成系列化产品 | |
全自动高速移栽机 | 作业行数:两行、四行或以上;取苗频率7000株/小时/单元以上,集成传感、精准定位、气控、电控等先进技术,具有苗盘输送精准定位,无损分苗,自动精准取、投苗,缺苗自动检测等功能,能够自动实现送盘,取苗,投苗,栽植,覆土镇压,铺管,浇水、施肥等复试作业功能的高速移栽机。 | 实现自主化制造 | |
精量植保机械 | 大型自走式高地隙施药机械 | 静液压驱动底盘技术、自动防滑技术、轮距自动调节技术、喷杆自平衡技术、可根据作业速度自动调节喷量的变量施药技术、作业行导航技术。配套动力125马力以上。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水田自走式施药机械 | 无极变速轻型底盘技术、可根据作业速度自动调节喷量的变量施药技术、作业行导航技术、喷杆自动控制技术、同辙转向技术等。配套动力18马力以上。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农用航空植保装备 | 机载信息探测、多源信息融合、能源载荷匹配、操控系统、自动避障、多机协同作业控制等技术。载荷10~30公斤及30公斤以上的单旋翼与多旋翼、油动与电动系列高效农用航空器,续航时间不少于20分钟,标准气候条件下航行1000米轨迹误差≤20厘米;遍历覆盖率≥95%。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果园、菜园、茶园自走式施药机械 | 多功能地盘技术、对靶喷雾技术。喷幅大于30米。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高效能收获机械 | 大型智能谷物联合收获机 | 喂入量12公斤/秒及以上,实现多参数在线检测与智能调控系统实用化,控制精度≥95%。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玉米籽粒收获机 | 行数4行及以上,籽粒直收破碎率≤4%,含杂率≤1%。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大型智能采棉机 | 行数4行及以上,采净率大于95%,采棉头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切段式甘蔗收获机 | 甘蔗收获机喂入量4~6公斤/秒、宿根破头率≤15%、损失率≤5%。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大型自走式饲料收获机 | 割台系统采用静液压马达驱动,喂入量≧25公斤/秒;籽粒破碎;割台、喂入系统具有反转、安全启动及自动清理堵塞物功能;喂入及切割系统配有金属、石探测、系统保护功能;有自动刃磨及定刀自动定位功能。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大型自走式薯类收获机 | 收获损伤率≤5%,漏掘率≤2%,具有自动对行、掘深监控功能。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种子加工与繁育机械 | 大型种子加工成套装备 | 生产率大于10吨/小时以上,具备自动控制功能。 |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进入国际市场 |
种子繁育机械 | 关键技术:自动供种、椎体分种、种盘自净、定行定量及籽粒直收、气吹自净等 主要产品:小区株行条播机、小区穗行条播机、小区精密播种机、小区玉米条播机、小区玉米籽粒直收收获机、小麦小区联合收获机 主要参数:播种机、收获机清种率100%,种子损伤率≦0.5%,收获机具有自动清洁、称重、包装功能。 |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育种装备技术体系,提升我国种子繁育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 |
烘干 机械 | 谷物干燥机 | 循环式生产效率50吨/批以上,连续式烘干机生产率20吨/小时以上。破碎率小于0.1%,干燥不均匀度小于0.4%,爆腰率不增值,温度控制精度±1℃。 |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进入国际市场。 |
畜牧业机械 | 高效牧草精密免耕补播机 | 1.关键技术:高速气流排种及其调整、校准技术、智能型作业监测系统、重型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及其协调作业技术; 2.关键部件:气流排种装置、自动化监测装置、开沟、播种、覆土、镇压铺平装置。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智能、高效、宽幅牧草搂集翻晒一体机 | 1.关键技术: 搂草作业仿形技术、幅宽调节技术、作业状态转换技术、转子倾角及高度可调技术; 2.关键部件:液压操控装置、双重仿形装置、搂翻一体作业部件;配套动力大于60千瓦。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智能化饲草料圆捆卷捆缠膜一体机 | 1.关键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运动中实现捡拾、成捆、缠包、卸捆技术、可变式成捆技术、全自动操作技术; 2.关键部件:智能化嵌入式控制系统、成捆缠膜便捷连接装置、可变式成捆室、便捷全自动操作装置;配套动力大于100~120千瓦。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高效智能化中大型方(圆)草捆捡拾打捆机 | 1.关键技术:牧草预压缩技术、多捆组合技术、喂入切碎防堵技术、电子监测控制技术; 2.关键部件:牧草预压缩装置、喂入切碎及防堵装置、电子监测牧草压缩与成捆自动卸载控制系统;配套动力大于35千瓦。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智能自动化草捆集运装备 | 1.关键技术: 草捆喂入技术、推移摆排技术、排列卸草技术、电液结合控制技术; 2.关键部件:草捆喂入装置、侧推装置和卸草装置;电控、液压系统;配套动力≤200马力。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基于湿法收获的高蛋白饲草干燥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 | 1.关键技术:太阳能集热技术、热风吹送干燥厂房机构技术、自动监测控制技术; 2.关键部件:太阳能集热器、交替供热干燥系统、草捆液压同步起落和干燥厂房、智能化控制系统; 3.性能指标:处理能力≥1.5吨/小时。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妊娠母猪小群养智能饲喂站 | 利用内置单片机控制器、RFID电子耳标,对20-40头群养母猪实施精确限饲。母猪可轻松出入采食通道,并保证无干扰采食;精确饲喂能控制母猪分娩时达到最佳均匀背标。设备下料精度在5%以内。 关键技术:整个设备按“傻瓜机”原理单机版设计,便于学习和操作,模块更换、维修用户均能自主完成。 关键部件:傻瓜化内置单片机控制器、智能化无干扰采食通道。 | 批量生产 | |
哺乳母猪智能饲喂器 | 根据分娩后母猪体况、食欲、泌乳量,自助探测母猪采食习性并实现少吃多餐自由饲喂。对分娩2周以内的母猪,按照泌乳量控制逐日加料量,单次下料精度在5%以内。 关键技术:母猪采食行为自动探测技术,基于泌乳量日变化的下料系统精确控制技术。 关键部件:傻瓜化内置单片机控制器、母猪采食探测触发器。 | 批量生产 | |
仔猪智能粥料机 | 根据仔猪体重、食欲,自助探测仔猪采食习性进行少吃多餐自由饲喂。单台设备可饲养40头,单次下料精度在5%以内。 关键技术:感知式水、料控制及搅拌粥料技术、仔猪采食行为自动探测技术。 关键部件:傻瓜化内置单片机控制器、仔猪采食探测触发器、余料控制探测杆。 | 批量生产 | |
立体散养自动化养鸡装备 | 基于鸡的行为和空间需求的新型离地立体散养健康养殖系统,替代传统笼养技术,实现自动给料、集蛋、清粪,饲养密度25只/m 2 。 关键技术:营养均衡饲喂技术、窝外蛋控制技术、免疫减负技术。 关键部件:均衡饲喂料槽、多层栖架、宽幅传送带。 | 批量生产 | |
猪场自动化干湿分离清粪输送一体机 | 基于猪的定点排便行为习性,在排泄区实现自动粪尿分离,采用悬置轨道型自动清粪车将固体粪便高效收集后,进入场内隧道自动输送至粪便处理区。减少清粪用水量20%,实现粪污收集、输送全程自动化。 关键技术:粪尿干湿分离技术、自动清粪轨道平衡技术、智能化清粪控制技术。 关键部件:自动清粪车、轨道输送车。 | 批量生产 | |
鸡粪自动化加工处理装备 | 利用鸡舍通风余热风干鸡粪, 48小时内将鸡粪含水率由70%降到30%以下。实现10万蛋鸡生产线年生产高档颗粒肥1260吨,其中制粒设备生产率250公斤/小时。 关键技术:穿透式高压送风技术;机械挤压成型技术。 关键部件:防腐风干空隙平板、高压风机。 | 批量生产 | |
小型注入式有机肥施用装备 | 适于家庭农场规模,利用运输罐车或管道系统,将液态有机肥按需均匀施于地表下。施肥量、施肥深度、间距自动调节;施肥器整体结构可调,适于各种田间道路和坡道运输。施肥深度地表下2-25cm、单次施肥宽度3.5—10m随意调节,开沟施肥器间距15-25cm。 关键技术:开沟器间距自动调节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悬挂及液压驱动技术。 关键部件:开沟器、肥料分配器、液压系统。 | 批量生产 | |
牛床再生垫料装备 | 牛场粪污固液分离后的固体废料,经16-18小时快速生物发酵,形成含水率45%以下的牛床垫料,实现牛场粪污的高效循环利用。 关键技术:安全高效消毒技术、快速去除水分技术。 关键部件:高能等离子与紫外线消毒装置,快速风干装置。 | 批量生产 | |
集装箱式污水处理设备 | 用于猪、奶牛等不同规模场废水集中处理,设备结构紧凑、占地少,移动灵活。单台机组日处理能力30-1000m 3 ,可多台机组联机作业,满足各类规模场处理需要。可通过不同配置、按照不同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排放标准。处理运行费用较现有处理技术降低30%~50%。 关键技术:厌氧氨氧化法工艺技术(OLAND工艺)、好氧污泥颗粒化处理技术(CANON)。 关键部件:深度分离系统,多级膜处理系统。 | 批量生产或定制 | |
渔业机械 | 池塘养殖智能化调控系统装备 | 针对主要养殖方式,构建基于生长模型、环境因子的智能化水质调控、饲料投喂装备系统,解决池塘健康养殖环境构建、物质循环利用与节水减排问题,提升起捕、分级、疫苗注射的机械化水平,减少药物使用50%,减少饲料20%,节水减排70%。 关键技术:养殖水质判别模型、饲料投喂模型、机械化作业装备。 | 构建系统模式,实现关键装备批量生产 |
工厂化养殖管控与循环水处理装备 | 针对名优品种,建立基于生长与饲喂模型的工业化水产苗种繁育与养殖工厂,提高养殖水体精准控制水平与系统运行产能,减低运行能耗,解决排放物质再利用问题。系统产能80%、节能30%、减排90%。 关键技术:水质智能化调控模型、饲料投喂模型、高效生化反应装备。 | 构建系统模式,形成成套装备 | |
深海网箱养殖设施及机械化装备 | 用于发展开放性海域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解决高海况条件下网箱设施安全性,以及投喂、收获等机械化等关键问题。主要性能:水深5m、抗风能力16级以上、养殖容量5000m3以上。 关键技术:网箱设施构建及锚泊技术。 | 构建系统模式,形成批量产品。 | |
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平台及系统装备 | 发展远海外游弋式综合渔业生产平台,包括基于优质海水和下层适宜水温的船舱养殖系统、苗种培育系统,基于作业甲板的捕捞渔船物质及渔获物补给装备,以及设施在船舱内的水产品冷藏加工装备。平台吨位10万吨以上,养殖产量5000吨以及,补给渔船100-200艘。 关键技术:船体平台功能与安全性设计、船载舱养综合技术。 | 构建系统模式,形成装备标准及制造能力。 | |
南极磷虾捕捞加工渔船及高效装备 | 突破大型远洋渔船关键装备制约,形成自主建造能力。磷虾日捕捞加工能力400吨,船体吨位8000吨以上,产品形式:虾粉、虾仁、虾油、冻虾等。 关键技术:高效捕捞作业装备、虾粉加工成套设备、虾油提取成套设备、脱壳设备。 | 建立专业化磷虾捕捞加工船自主设计与建造能力,形成自主装备。 | |
农产品加工机械 | 果蔬冷链低损保质技术装备 | 研究开发马铃薯等根茎类蔬菜干法无损清洁、高效清洗,圆白菜等甘蓝类蔬菜仿形修整及灭菌、灭虫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油菜、油葵等草本油料及山茶等木本油料与核桃等干果的脱壳、去皮、清杂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适应果蔬储藏工艺的冷链技术工艺与装备。 马铃薯等根茎类蔬菜洗净率≥98%,表面损伤率≤2%;圆白菜等甘蓝类蔬菜洗净率≥99%,破损率≤5%;油料及干果皮壳去除率≥98%;冷链技术工艺与装备具备物理环境、微生物滋生时间历程标示等智能运储监控功能,降低损失10%以上。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农产品绿色节能干燥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 | 研究果品、蔬菜、菌类干燥品质转变机理;果蔬粉真空低温干燥工艺研发、果蔬片真空相变干燥技术,果蔬片真空微波干燥技术,突破高水分多重结构干燥工艺等关键技术;研制热泵等绿色能源及组合干燥设备、薄膜干燥设备以及适合产地应用的太阳能烘干技术与设施。 成套干燥设备生产能力≥500公斤/小时,干燥效率提高10%以上,能耗降低10%以上;具备主要参数实时采集、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优质果蔬智能化品质分级技术装备 | 重点研究脱水蔬菜和鲜切果蔬品质与营养保持工艺、高通量内外部品质分级等关键技术,研制物料自动定位、高通量柔性输送、高速精确分级、高品质切割和节能高效预冷等成套装备。 尺寸分级能力≥15吨/小时、破损率增加率≤2%,内外品质单通道分级能力≥200个/分钟、分级精度≥95%。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棉花智能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 | 研究机采棉高效清花工艺、低损伤棉花清理、轧花、异性纤维剔除、棉花回潮率在线测控与智能调湿等关键技术;开发智能调湿、高效异性纤维剔除、自动挑包组批出入库、仓储信息管理、成套设备智能控制等系统;研制新型棉花清理与轧花、棉花智能包装与装卸等设备。 机采棉加工线处理能力≥25吨/小时(籽棉),异性纤维清除率≥80%、皮棉含杂率≤1.8%。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茶叶智能精制加工技术装备 | 研究茶叶杀青、提香、条形整理等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调控、智能分选等技术;开发大型数控的茶叶杀青、提香、揉捻、整形、杂劣剔除、选别等关键智能设备;集成研制名优茶智能化精制加工成套装备。 鲜茶处理能力≥400公斤/小时;工艺单元具备主要参数实时采集、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生产线实现数字化集成控制。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牛羊屠宰与畜禽分割技术装备 | 开展牛羊自动屠宰、家畜产品自动分割技术研究,研制同步卫检成套、多工位高效自动扯皮、家畜胴体自动清洗消毒与分割等装备,建立示范生产线;开展禽类自动化分割技术研究,研制鸡、鸭等禽体精确自动在线分割、分级和连续化包装等装备。 羊屠宰成套装备生产能力≥400头/小时,牛屠宰成套装备生产能力≥50头/小时,皮张破损率≤1%;禽类分割分级与包装成套装备生产能力≥6000只/小时;具备主要参数实时采集、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水产品自动剥制及分级技术装备 | 重点突破鱼类清洗与低损去鳞、虾类剥制与壳肉分离等水产品预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淡水鱼和虾类等大宗水产品自动清洗、去鳞、去杂、剥制、分级等关键装备,配套包装等形成成套设备。 鱼类处理能力≥4吨/小时,虾类处理能力≥2吨/小时。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畜禽水产保质储运技术装备 | 研究环境对微生物滋生、品质的影响机理,突破规模储运多源信息追踪、环境调控、节能优化等核心技术,开发保质储藏智能化调控系统与装置、全程质量管理系统,集成形成储运成套技术装备。 物流过程损失率降低 5%,产品可追溯率达95%以上。 | 实现批量化生产 | |
耕整地机械 | 大型高速犁 | 配套动力90马力以上,具有液压翻转功能。 | 实现自主化制造 |
复合作业型旋耕机 | 配套动力120马力以上,作业耕幅3米以上,具有旋耕、灭茬、扶垄、镇压功能的复合式旋耕机。 | 自主化制造,性能、寿命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 |
浅耕、深松、耙茬高速复式作业机具 | 配套动力120马力以上,作业耕幅大于2.5米,具有全方位深松(大于30厘米)旋耕、灭茬、扶垄、镇压功能的联合耕整机或深松灭茬旋耕机。 | 自主化制造,性能、寿命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 |
激光平地与暗管改碱设备 | 开展激光平地控制技术和水田平地铲研究,旱地激光平地精度±2厘米/(30米)以内,水田激光平地精度±3cm/(30m)以内。暗管改碱装备铺管开沟深度≥2m,高程误差±2厘米/(30米)以内,具备导航作业、智能调控功能。 | 形成系列化产品 | |
丘陵山地小型深松设备 | 配套动力20马力以下,作业耕幅小于1米,耕深18cm以上 | 形成系列化产品 | |
山地丘陵农机 | 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 | 以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重点,试验改进耕整、栽插、播种、植保、收获等高效作业机具,开展稻麦、玉米、薯类和杂粮生产机械。 |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进入国际市场 |
丘陵山区果茶机械化作业机械 | 远程遥控、自动避障、对靶与仿形等核心技术,优化提升丘陵山区果茶生产剪枝、嫁接、施肥、除草、施药、采收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优化丘陵山地轨道、索道、索轨结合等输运系统与远程遥控系统。 |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进入国际市场 | |
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装备 | 大型农业排灌用泵装置及水力模型 | 1.开展大型排灌用泵及装置的抗汽蚀、磨蚀技术研究; 2.研制开发高扬程多级深井离心泵、大流量低扬程轴流泵、具有抽水蓄能功能的水泵水轮机、多泥沙条件下固液两相流泵等高性能的抗空蚀、冲蚀及磨蚀的新型叶轮。 3.井灌区提水装置的系统振动与稳定性研究。 | 提高排灌装置的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全面提升我国农用泵的科技水平,使我国大型农业排灌用泵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
低能耗节水灌溉产品 | 1.开展结构创新、过流部件内部流动机理、结构参数、水力性能、灌溉特性、高效施肥施药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 2.开发灌溉、排水共用系统和肥料溶解、混匀、比例冲施装备与技术; 3.研发适用于喷灌、滴灌及移动输水的高比速自吸泵。 | 开发出新型低压喷灌及微灌灌水器、施肥装置等核心产品;实现喷灌、滴灌高端产品国产化,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形成施肥施药一体化多功能装备与技术。 | |
智能化多功能精确喷灌机组 | 1.研发低能耗、综合配套、智能控制与精准灌溉、施肥施药等多功能应用装备; 2.研发适合喷灌机的高性能灌水器、肥料(农药)注入设备、安全控制装置,研制高均匀度变量施肥装置; 3.研制自动拖移、可变速运行、低能耗的新型轻小型多功能喷灌机组。 | 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多功能、低压节能节水能精确喷灌机组。 |
附件2:农机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目录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技术关键点 | 主要技术指标 | 发展目标 |
1 | 大型轮式拖拉机用无级变速器(CVT) | 机械和液压混合双动力、机械换挡、静液压闭式回路调速技术;电控液压换档换向技术;振动与降低噪声技术;静液压传动装置可靠性技术;发动机和CVT的匹配技术;液压机械匹配技术;电控系统控制策略;故障诊断及应急技术;CVT单元制造技术。 | 拖拉机功率范围:≥132千瓦; 拖拉机速度范围:0.05-40(50)公里/小时; 变速箱设计寿命:8000-10000小时。 | 技术取得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达到年产1000台水平。 |
2 | 大型轮式拖拉机智能作业电液控制单元 | 力位传感器及其控制技术,力、位、混合或浮动等方式的自动精确控制技术;控制器技术:基于精确模型的控制策略,针对农具升降、载荷、入土深度控制,电控系统中数据信息的设置、采集、实现工况实时监测及控制,形成绿色、节能、高效的控制管理系统。智能阀控系统,实现变量负载传感节能,形成动力平台与作业机组的姿态控制和功率自动循环控制。 | 系统压力25MPa以上,流量250升/分及以上,泄漏量2毫升/分以内,响应时间50毫秒以内,力位传感线性度值不高于1%。具有功率损失小、发热量小、反应灵敏、工作平顺并可自动精确控制。 | 产业规模达到年产2000台以上水平。 |
3 | 联合收获机械用高性能传动带 | 芳纶纤维、芳纶浆粕等短纤维协同补强机理及并用补强橡胶配方技术突破研究;研究并优化短纤维在压缩层中的分布结构,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改善压延生产工艺;研究碳纳米管(CNT)、钛丝毛(TISMO)等新材料传动带领域的应用技术,提高传动带耐热性;获取联合收获机械在田间作业时传动带的载荷谱,建立模拟加载载荷谱的试验平台,为研发提供更为科学的数据。 | 拉伸强度(≧KN)、线绳粘合强度(≧KN/m)均超过国家/行业标准的200%,参考力伸长率(≦ %)均低于国家/行业标准的200%;产业化产品实验室疲劳寿命均达到200小时以上(视产品不同而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产品合格率达到99.7%。 | 形成年产200万米的联合收获机械用高新能传动带的产业化规模,替代进口,满足国内高端传动带市场需求。 |
4 | 方草捆捡拾打捆机高性能打结器研究与制造技术 | 打结器结构设计与装配研究,打结器架体批量生产技术、打结钳精密铸造与精密加工的精度控制技术,提升打结器的可靠性。 | 捡拾方捆机打结器成结率≥99%;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MTTFF)≥12000(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50000(捆)。 | 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产业化规模达到100000台。 |
5 | 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静液压驱动装置 | 用于高效能联合收获机械、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等。 | 工作压力≥32MPa,峰值压力42MPa,排量28~250毫升/转;总效率≥85%,无级调速范围:0~2500转/分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000小时。 | 到2020年,国产化率60%,到2025年,国产化率80%。 |
6 | 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 | 采用四气门技术,提高功率密度、满足排放要求。增压技术、排气后处理,提高功率密度、满足国家四排放要求。
| 非道路国Ⅳ排放,扭矩储备35%以上,动力输出接口3个及以上,噪声声功率级不高于114分贝。 功率大于90马力,扭矩储备:20~30%,多动力输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低于1000小时。 | 非道路国Ⅳ排放,扭矩储备35%以上,动力输出接口3个及以上,噪声声功率级不高于114分贝;电控系统、后处理系统国内自主配套。 |
7 | 悬浮转向驱动桥及其系统 | 全悬浮和半悬浮机构的优化,既保证驱动桥田间作业刚性的要求,又满足整机速度达50公里/小时行驶平稳和用户舒适性要求。悬浮液压结构、电控功能在整机上的合理协调匹配;转角传感技术的应用,用以实现驱动桥转角控制及检测,提高转向驱动桥安全性,实现转向驱动桥与整机的自动控制。 | 满足前桥承载60000N;最大输出扭矩可达62000N.m;悬浮行程±45mm;转角55º;带多片式差速锁;具有制动功能。 | 用于20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喂入量10千克/秒及以上联合收获机等。、 |
8 | 农业机械专用传感器 | 突破动植物、机器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计量检测等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农用动力机械、施肥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等机器运动参数、作业状态和质量等计量检测技术。 | 开发土壤质构、综合肥力、喂入量与谷物流量等在线感知新型传感器件8-10种;开发施肥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等测控传感器;适合环境温度范围-40℃—+85℃,在线、动态检测误差满足实际需求,防尘、防水、防震。 | 实现自主化,破解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瓶颈,开发农机作业环境与本体信息快速获取传感器及精准控制智能决策系统。 |
9 | 农业机械导航与智能化控制作业装置 | 开展基于北斗的农机定位与导航、农机变量作业技术与装置研究和农机作业与运维智能管理技术系统研究。 | 突破光机电液多源融合智能调控策略、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复杂工况定位与导航调控等共性技术;开发机电液多源融合智能调控策略与作业导航控制等新系统,应用于耕整地、播种、插秧、灌溉、植保、收获等作业,导航精度厘米级 | 提高农机装备智能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智慧农业生产奠定技术基础。 |
10 | 智能液压电子控制器 | 基于大型农业机械如大型拖拉机、收获机械、牧草机械、精准农业装备等的智能控制技术,具有局域网络总线控制、适应多种控制策略需求,满足远程控制、自我诊断、安全驾驶等智能化要求。 | 可通过PC机对模块软件进行编程;IP67密闭铝壳设计;具有密封防水高抗压,高等级的电磁防护,优秀的抗震动性能。 | 充分满足农业装备的数量及质量要求。 |
11 | 高性能水声探测仪器 | 研制用于海洋渔业资源水平扫描、水生生物资源科学调查以及水产养殖生物量与群体行为评估的高精度水声换能器及系列化探测仪。 | 具备水平360°电子扫描鱼群探测能力;对鱼类群体生物量及个体体型实施有效探测。 | 满足渔业捕捞、养殖及资源调查等等生产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