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学校首开科技课 刘月升辅导学生获专利500余项

14.09.2015  15:28

      今晚网讯 (记者 江珊)记者近日来到滨海新区大港刘岗庄中学时,43岁的科技教师刘月升正在用办公室改造的“车间”里指导同学们进行发明制作。自2006年他开设全国首个农村学校的科技课到现在,已辅导学生小发明方案数千件,获得国家专利500余项,并让这个学校成为全国唯一承担市级科研项目的农村中学,不少学生成为科技课的受益者,而他自己也获得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称号。
      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刘岗庄中学每年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升学,其余的全部进入社会。面对现状,刘月升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开设科技课,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后升学、就业、创业都错不了!”凭着这个朴素的念头,刘月升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学校的科技课。
      记者看到,这个被誉为“刘岗庄创新摇篮”的“车间”是由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改造的,里面各种制造工具堆得满满当当。“刚开课的时候,刘老师经常把自己家的工具拿过来给我们练习,为了购买工具和电子元器件,刘老师每月的工资经常都搭进去了。”一位发明兴趣小组的同学说,“刘老师还经常到外面打工赚钱给我们买设备。”
      废品站、小工厂、公路边、水库旁,处处都是刘老师的课堂,到工厂观摩,帮助设备改造;到水库航拍,勘测生态变化……2010年,刘月升接到市科委《北大港湿地生态定位观测》项目的研究任务,刘岗庄中学成为全国唯一承担市级科研项目的农村中学。刘老师还编写了一套发明类教材《动手与发明》。
      如今,刘月升的不少学生成为科技课的受益者,有的将自己的发明转化为产品,有的毕业后自主创业获得成功。青年企业家陈金卫——这个当年科技小组的学生,如今在家乡成功建立起大规模的蕈菌生产基地,年产值达千万元。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