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消防静海支队有“妙招”
火灾救援现场(资料照片)
天津北方网讯: 随着本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量也随之增大。由于农村地处分散、偏远,交通不畅,远离消防队,加上房屋建筑存在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低,以及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消防组织不健全,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本市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近日,记者对有着18个乡镇、384个自然村的静海县进行防火安全采访,发现消防静海支队正在从以安全检查为“突破点”、落实责任为“切入点”、宣传教育为“主攻点”,以及加强执勤战备为“侧重点”上做文章,通过找准“四个点”来提升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
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记者从公安消防部门了解到,2014年本市静海县发生的火灾中致伤人数与2013年持平,但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却有所上升。全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分析起火原因,生活用火不慎、电气火灾、吸烟和玩火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初,静海县菩提洼村一村民张某,将农田内秸秆和杂草点燃烧荒。因清明节前后风干物燥,加上当日风大,刮起的火星引燃了不远处一个一人半高的草垛。当张某发现时,火已随着风势变得无法控制,直接冲向不远处盖着草垫子保温的蔬菜温室大棚。张某大喊救助并报警,五六位村民闻讯赶来。此时,火已蔓延到温室大棚的草垫上。消防员随后迅速赶到,用水枪压制住了火势,三十分钟后火被扑灭。据统计,此次火灾造成经济损失约3万元。
消防静海支队防火监督处工程审核科科长储志利介绍说,上面的这起火灾,直接反映出个别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知晓率低的问题。农村消防安全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储志利说。现实中部分村民疏于对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防范管理,随意丢弃烟头,烧荒、烧纸遗留火种,小孩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均埋下了火灾隐患。此外,目前农村消防工作还有另三个“瓶颈”问题:首先,本市农村房屋多为砖木结构,且老式土炕的烟道距耐火等级较低的屋顶间距不足,加上村民堆放的柴草堆垛集中且靠近房屋等,易引发“火烧连营”;其次农村道路狭窄,部分村庄道路设置路墩、桥墩、限高架等设施,消防救援车辆难以通行;一些村庄的消防设施建设滞后。
“四个点”加强农村防火安全
消防静海支队防火处处长熊志劼说,为全面提升农村群众防火灭火能力,消防静海支队在努力找准“四个点”中加强工作。
首先,以安全检查为“突破点”。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和监督检查,指导农村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引导村民委员会建立消防组织,加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行群防群治,扩大监督管理覆盖面。去年,在对全县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等行动中,共检查单位1889家,核查处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29起,发现火灾隐患或消防违法行为1339处,督促整改1263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958份,实施消防行政处罚44起,临时查封7起,责令“三停”单位8家,判定重大火灾隐患5家,最大化消除了辖区重大火灾隐患,遏制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其次,以落实责任为“切入点”。督促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全县18个乡镇“因地制宜”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县消防监管的广泛覆盖。
第三,以宣传教育为“主攻点”。去年通过累计发布火灾预警信息15万条、集中消防宣传活动、开展公众聚集场所“半小时”消防培训等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与农村火灾发生特点有机结合,提升了农村地区群众的防火意识,让普通村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度显著提升。
最后,以加强执勤战备为“侧重点”。针对辖区农村防火工作实际,制定火灾应急扑救预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各村镇级“网格”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消防水源的建设,目前全县已完成124处消火栓的补建和13处消防码头的建设,大大解决了农村消防水源不足的问题。
“网格化”管理落实消防责任
上周,记者跟随消防静海支队防火监督员来到静海县双塘镇西双塘村。在孤寡老人赵大娘家中,几位消防志愿者正在帮助老人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大娘,您家的电线太细,而且外皮都破损露出铜线啦。”“这房子住了四十多年,一直用这电线。我孤老婆子可不会弄这个。”“我们帮您免费换新的吧,这样您家的电气火患就能消除了。”赵大娘高兴得不停道谢。
村党支部书记陈立新说,为做好全村的消防安全工作,村里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消防工作职责、防火检查、消防宣传及义务消防队制度。同时还特别设置专人来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陈立新说:“我们西双塘村还有一支10人的志愿消防队,定期为本村的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消防安全服务,还向村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定期开展村民消防安全教育。”据了解,该村村委会还为志愿消防队配备了消防应急工具,志愿者们定期会对辖区单位、村民住宅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及时排查并消除火灾隐患。
2014年,双塘镇各村及重点消防单位没有发生火灾人员伤亡事故。双塘镇消防安全突击分队成功扑救因秸秆焚烧引起的火灾28起,保护了该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工物流园区有了“救命水”
规划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的静海县唐官屯加工物流园区,是静海县“三区六园”重点规划的物流园区,且园区内还有大型石油制品销售企业,是辖区的大型成品油集散地。但是,该园区由于离城区较远,区内没有设置消火栓,距离最近的消防队到场需要35分钟。
这一“火灾重灾区”引起了静海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领导组织公安、消防、建委、商务委、房管局、水务等部门3次召开现场办公会。针对唐官屯物流园区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门拨付数千万元用于供水站、市政消防管网和市政消火栓建设;同时,投资3000万元建设唐官屯消防队站,购置了一辆53米云梯车和一部抢险救援车以及其他大量配套装备器材。截至目前,唐官屯加工物流园区内的市政消火栓系统已建设完成,供水站也已进入供水测试阶段即将投入使用,唐官屯消防队站已即将竣工,园区的火灾防控水平大为提升。
传承百年的“消防安全经”
静海县独流镇生产街有着悠久的消防历史。早在清末民初就在当地设有“消防水会”来负责灭火工作。当时水会中极具历史价值的消防压水车在生产街多年的妥善管理下至今完整保存。
在消防历史沿袭下,独流镇生产街始终高度重视农村的消防安全工作,近5年来,生产街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日常消防安全检查20余次,定期组织辖区消防安全人员对内部的消防安全自查50余次,共消除火灾隐患200余处。当记者问为何如此重视消防安全时,生产街负责人笑着说:我们生产街有着百年传承下来的“消防安全经”,可不能在咱们这代人这里丢了这好传统。俗话说,水火不留情,村里的老传统不允许我们在消防安全上有任何懈怠,必须绷紧消防安全意识这根弦!
去年,独流镇生产街得知公安部消防局消防博物馆征集具有历史价值的消防文物时,该街负责人发起全村群众联名向消防博物馆捐赠了“消防水会”的一辆清代消防压水车。该村负责人说:我们捐赠消防压水车的目的是让更多群众直观了解到消防的历史,同时更想通过此事让更多的农民抛弃生活上的坏习惯,自觉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让“消防安全经”在更多村民间传承。
2014年该村村委会还荣获了全国消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