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派驻滨海新区农村第二批帮扶组“一村一策”项目见成效

04.04.2016  17:04

  去年8月份以来,天津市派驻滨海新区农村第二批帮扶组进驻新区11个困难村结对帮扶,各帮扶组发挥自身优势,帮助驻在村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一村一策经济项目。目前,各项目初显成效,为帮扶村发展添上了腾飞之翼。

“我们对村西100余米宽近1500米长的老河道进行了整理、清淤,打上隔堤,又维修了附近的机井,注入清水,汇集雨水, 改造出了3个生态池塘。”日前,在小王庄镇东抛庄村,南港开发公司驻东抛庄村帮扶组组长吴玺向记者讲起了他们到村帮扶的故事。去年8月,作为该公司市派第二批帮扶组进驻东抛庄后,吴玺和同事经过一番走访调研,很快就瞄上了这个变废为宝的好项目。去年10月,他们和村里的养殖户一起把几十万尾鱼苗投入经过改造提升的生态池塘,今年秋天就可以开网捕捞了。加上今春二期改造项目的3个池塘,该村唐河故道的养殖规模达到220亩, 预计今年9月即可为村民带来产值50万元。 臭水河道变生态池塘,水清了,草绿了,鱼儿跳跃其间,不止为村民带来增收的希望,东抛庄村的整体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8月份以来,南港开发公司、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医大总医院、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等市派驻新区农村第二批帮扶组进驻新区11个困难村结对帮扶,各帮扶组发挥自身优势,并根据所驻村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帮助驻在村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一村一策经济项目。目前,各项目初显成效,为相关乡村强农富农,全面发展添上了腾飞之翼。

 “互联网+”农业 让草莓“飞”

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第二批帮扶组到汉沽街大马杓沽村之后,适逢草莓采摘季节,帮扶组立刻马不停蹄地协助村里举办起草莓节,扩大草莓品牌宣传,并帮助种植户在美团网上开设网店进行销售,拓展销售途径。自元旦至2月底,大马杓沽村累计销售草莓1.8万公斤,销售额达90余万元。驻村工作组还积极协助大马杓沽村“两委”开展草莓种植培训会,解决种植户在生产中的实际种植问题。针对大马杓沽村现有种植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驻村工作组分别带领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参加设施蔬菜产业培训会和泥鳅养殖培训会,为将来丰富种养殖品种奠定了基础。

项目落地开花 变“输血”为“造血”

天津医大总医院驻村工作组为进一步推动“一村一策”经济建设项目开展,入户对他们帮扶的杨家泊村部分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进行走访调研,研究落实解决水产养殖示范户一期规划中的2000平方米配套项目的落实。为实现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他们还在示范项目基础上让更多养殖户投入资金开展养虾生产,推动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精准施策 物流园里尽朝晖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驻古林街建国村工作组积极调整“一村一策”经济发展方案。由于铁路工程占地以及村周围环境因素制约,建国村前期制定的水产养殖项目无法顺利启动。经过帮扶组多次调研,在市农委、市帮扶办和新区有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下,建国村的“一村一策”方案于近期进行了变更与修订,将原先制定的水产养殖、妇女编织沙龙两个项目统一合并为“仓储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今年年初,帮扶组还积极争取市交委主管领导与计划部门政策,将中塘镇潮宗桥村、古林街建国村各2公里的乡村公路列入当年公路实施改造计划范畴,并于近期就两村乡村公路2016年整修计划向市交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力争年内完成乡村公路建设,为新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