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总与农民工劳模座谈分享成才感悟
16.07.2015 11:31
本文来源: 总工会
“放飞中国梦,礼赞劳动美”——全总与农民工劳模座谈分享成才感悟
【劳动托起中国梦】“用劳动赢得尊重”
他们是农民工,但在各自领域是不可替代的技术能手,编写了填补电气化铁路施工培训空白的教科书,拥有众多技术革新和国家专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创造的价值可以与工程师媲美,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他们中许多人曾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谈,在中南海里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因为出类拔萃,他们成为“农民工中的楷模”,更作为首批劳模代表参加了2015年全国劳模休养活动。
7月15日,在全国总工会举办的“放飞中国梦,礼赞劳动美”劳模座谈会上,农民工劳模们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传递着共同的成功“秘诀”:依靠劳动,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生活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惊喜”
黄久生与吕义聪素不相识,但人生经历却惊人的相似。
河南潢川县驻郑州市农民工党支部书记黄久生,从小是靠乡亲们的“百家饭”养大的。6岁丧母,这让黄久生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但乡亲们的关怀也在他心里留下了善良的种子。
18岁那年,渴望“靠双手改变命运”的黄久生,背着破旧的铺盖卷走出了大山,开始打工生涯。从建筑工地搬砖提灰的小工,到掌握一定技术的大工,从工长到项目经理……勤快好学的黄久生实现了打工致富的梦想。
打工第三年,黄久生怀揣3000元积蓄回乡过年,给左邻右舍扯了几卷的确良布料,买了香蕉、大枣、核桃等年货。也是从那时起,黄久生开始了“做好事做好人”的人生轨迹:他所在企业参与设计的工程多次获得“鲁班奖”;出资为镇上建起敬老院,当上“70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为家乡在郑州打工的农民工组建起党支部,帮他们解决“讨薪”等难题。
通过诚实劳动,黄久生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
“生活有时候可能遭遇困境,但只要足够努力,它总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惊喜。”听着黄久生的故事,32岁的吕义聪深有感触。17岁那年,父母先后去世,正上高中的吕义聪被迫辍学,孤身一人来到浙江做起了汽车修理学徒。
从小喜欢读书的吕义聪觉得不能读书,人生都是灰色的。不过,好强的他生怕在试用期就被解雇,“只有把技术练好了,才能站稳脚”。
日复一日的工作,让年轻的吕义聪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凭借刻苦钻研,他用短短7年时间从一线装配工人成长为技术能手,并屡次在全国装调工技能大赛中获奖,拥有50多项改善创新成果。
“国家发展需要企业老板,但也更需要有技术的工人。我现在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是造汽车的,我的工作特别有意思。”这位年轻的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质检调装组长笑着说。
话音刚落,潮水般的掌声轰然响起。
分享到: 更多
“创新的人是美丽的”
“保质保量保安全,省时省力省材料。”座谈会上,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技术员巨晓林分享着自己朴素的创新原则。
个头不高,却被工友们尊称为“小巨人”的他,先后研发和革新85项施工工艺方法,编写的两本操作法书籍成为铁路施工培训教科书。
刚成为接触网施工工人时,巨晓林整天拿着小本跟着师傅学技术。“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农民工学技术干什么?出来不就为了挣钱吗?可我觉得,学好技术才能干好工作。”靠着刻苦自学,20多年中,巨晓林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成为工地上赫赫有名的技术能手。
从最初创新时奖励的一根冰棍,到如今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巨晓林不断品尝着创新带来的幸福滋味。
坐在一旁的刘军专注地望着巨晓林,觉得这位前辈实在“了不起”。
10多年前,出生在河北小山村的刘军因交不起学费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只身来北京打工。他当过饭店服务员,跑过业务,还学过首饰加工和珠宝设计。一次偶然的机会,拥有一定美术功底的他被老板委以重任——负责设计演播室的效果图。为了提高绘图速度,他自学了制图软件,掌握了当时颇为稀缺的“PS”技术。
10年后,刘军已经跃升至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结构设计工程师职位。长期专注工作使他不到40岁就患上了白内障,但他并不觉得辛苦:“研发对我而言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兴趣爱好。不是老板要我怎么做,而是我要做。”
对工作中的革新充满热爱的,还有嘉联益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生产制造七处主任段俊。
段俊被员工们称为“段妈妈”,因为她总有一种可以化解一切困难的“魔力”。2006年,为推动公司技术创新,需要把部门与部门间的分工作业整合成统一的流水线作业。段俊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多方了解员工们的心态,及时进行疏导沟通,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工作中不足的地方加以完善。改革最终顺利完成,产能提升了40%。
本文来源: 总工会
16.07.2015 11:31